本文聚焦于2025年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AWE 2025)上TCL的精彩表现。详细介绍了TCL展示的前沿技术与创新产品,包括智能终端、半导体显示、新能源光伏等领域。同时,通过与TCL实业中国区总裁卢春水的对话,探讨了TCL的全球化战略、品牌竞争力提升、AI应用、市场竞争等多方面的问题。
近日,备受瞩目的2025年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AWE 2025)在上海盛大开幕。TCL此次以独特的姿态亮相展会,通过TCL实业与TCL科技两个产业集团,紧紧聚焦智能终端、半导体显示、新能源光伏这三大核心产业,向世人展示了一系列代表行业前沿水平的技术与创新产品。其中,第四代液晶电视、印刷显示、BC光伏组件等产品尤为引人注目。值得特别一提的是,这是TCL首次以“奥林匹克全球合作伙伴”的身份在国内展会上登场,无疑为此次展会增添了一抹别样的光彩。
在本届展会上,TCL实业带来了全品类的智能终端产品,精心打造了全屋智能生态。展品涵盖了电视、空调、冰箱、洗衣机、手机、AR眼镜、电竞显示器、音响、AI陪伴机器人、智能锁等众多品类,全方位满足了消费者对于智能家居生活的需求。此外,TCL光伏科技也展示了户用光伏、工商业光伏电站等解决方案,体现了TCL在新能源领域的积极布局。而全球首款分体式AI陪伴机器人TCL Ai Me也首次在国内展会上亮相,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
在全球化战略以及全品类智能终端领域,TCL的布局情况究竟如何呢?在媒体沟通环节,TCL实业中国区总裁卢春水与搜狐科技等媒体进行了深入交流,分享了相关业务的最新进展。
卢春水表示:“TCL成为奥林匹克全球合作伙伴后,将围绕2026米兰冬奥会、2027沙特电竞奥运会及2028洛杉矶奥运会展开一系列营销活动。同时,我们会加强全球六大区域与品牌中心的联动,设定分市场品牌认知度、考虑度等量化指标,以此来提升品牌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
目前,全球家电市场已经进入存量发展阶段,但家电产品的智能化程度却在逐年稳步提升。GfK全球监测数据显示,在2015年至2024年的十年间,全球家电市场产品智能率已经从3%大幅上升至25%。这一数据充分说明了智能化已经成为家电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卢春水认为:“技术革新和产品创新、全球化战略调整以及提升品牌共鸣是TCL提升品牌竞争力的关键所在。”TCL结合DeepSeek等大模型的优势,积极推进自身AI大平台的建设,深入理解产品和消费者的需求,让AI能够深度赋能并迅速应用到产品的实际使用场景中。
以下是媒体与卢春水的对话实录:
媒体:在本次AWE上发布新品,TCL实业针对不同区域市场的消费特点和需求差异,是如何制定差异化市场推广策略的?第二,如何借助奥运平台强化品牌在新兴市场和成熟市场的竞争力?
卢春水:首先,技术革新和产品创新是提升品牌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就像在这次AWE上,我们展示了行业首款“无黑边”的第四代液晶电视Q10L系列。这款电视采用了多种前沿技术,不仅能够显著提升奥运赛事等节目的视觉体验,还刷新了行业高端电视观影体验的标准。
第二,全球化战略的调整也是我们强化品牌竞争力的关键举措。经过20多年的全球化发展,如今我们站在了新的起点上。我们从单纯的输出产品转变为与各个区域市场共建工业能力,从本地组装升级为本地供应。通过与当地文化的深度融合,我们希望提升TCL品牌在各个区域市场的本土化程度。最后,我们公司的企业精神与奥运精神高度契合,这种精神共鸣使得TCL能够更好地传递科技人文品牌精神,进一步增强品牌的全球认同感。
借助奥运合作,我们希望能够快速缩小与全球头部品牌的差距,尤其是在东南亚、拉美等新兴市场。通过赛事营销,我们可以与消费者建立起深厚的情感连接。
媒体:TCL通过对奥运IP的绑定,全球销量的提升有没有量化的目标?有很多行业人士都在说现在是科技企业的“生态红利”的时间,在生态矩阵方面,TCL相较其他的竞品有哪些差异化的护城河?细分领域可能面临激烈竞争,怎样突围?
卢春水:针对与本次IP顶级的合作,我们在内部已经对市场营销、推广策略、组织架构等方面都做了相应的调整。目前,TCL的全球化布局已经在全球成立了中国区、北美区、亚太区等六大区域。所有的策略都要落实到各个不同的区域上,各区域会根据当期的基础及未来的战略规划,设定品牌认知度、品牌考虑度等不同的细化指标。
在生态战略方面,早前李董就提出,未来的TCL要想继续保持高速发展并与全球顶级企业竞争,必须成为一个全球化且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TCL科技旗下的TCL华星面板业务已累计投资超过2800亿。TCL不仅仅满足于做智能终端的整机产品,更要向上游发展,掌握上游的核心技术,以此来驱动我们在全球市场的根本竞争力。同时,在发展过程中,我们不断关注市场机会,通过收购天津中环集团,布局新能源光伏产业,进一步拓宽了我们的核心技术实力。
基于这些持续的布局,如今的TCL已经从普通的家电企业成功迈向了上游高科技领域,成为了拥有TCL实业与TCL科技两个产业集团,布局智能终端、半导体显示以及新能源光伏产业等三大科技产业的集团。
“To C + To B”并行的模式是我们同行少有的护城河。虽然从短期来看,这是一个重资产、重投入的产业集团,但从长期来看,唯有真正在技术上投资、掌握核心技术,才能让我们在全球市场竞争中长期保持领先地位。
媒体:TCL实业已经正式接入DeepSeek,也推出了搭载自研AI大模型的家电产品,这会对TCL的智能家居生态带来怎样的改变?
卢春水:实际上,我们在AI领域一直都在积极探索。我们不仅在AI助手方面积极拥抱DeepSeek,更将自研的伏羲AI大模型融入了2025年推出的一系列新品当中,涵盖了电视、空调、手机等多个品类。例如,TCL电视通过伏羲AI大模型接入DeepSeek,在多模态理解、知识处理及内容服务等领域展开了深度合作。TCL冰箱基于伏羲AI大模型,自研了AI节能降噪功能。通过智能识别设备运行环境及状态,结合对用户使用习惯的深入理解,实现了自适应的优化化霜、自适应优化压缩机频率。空调可实时感知环境变化,自动调节温湿度。手机支持会议纪要自动生成,支持多语言翻译等等。
我们相信,结合AI、推理模型、DeepSeek的优势,基于企业自己的大数据库、算法、积累的各种模型,以及对消费者、对产品深度融合的理解,AI能够深度赋能并迅速应用到产品的实际使用场景中。
媒体:AWE近10年的主题都是AI,今年最火的就是大模型DeepSeek,您刚刚举例了冰箱从被动服务到主动服务的转变。到今天我们家电厂商对于智慧家电的定义有没有发生改变?第二,大模型出来之后,用户端的体验有没有很明显的改善?
卢春水:由于AI技术发展得实在太快了,我们对于AI技术的探索早在10年前就提出了IoT全场景、全生态、全产品智能产品的理念。李董在2024年12月份的创新技术大会上表示,TCL今天要把AI技术更多地应用到有实际应用场景的领域,包括终端面向消费者级别的产品。同时,我们还要把AI开源的技术与我们自研的技术紧密结合,让我们在AI领域能够发展得更为具体、更为贴合实际的应用场景。这是我们整体的大战略。
在用户体验方面,比如AI智慧洗衣机,用户只要按下一个“AI智慧键”,传感器和算法就能判断衣服的重量、材质、脏污程度,自动化生成洗衣程序。AI睡眠空调能感知到消费者睡眠时的状态,如果在整晚的睡眠过程中,消费者把被子蹬掉了,AI就能感知到并迅速重新调整温度、风速,以免消费者着凉。
媒体:现在中高端市场像Mini LED已经成为很多人的选择,现在有了国补之后,行业里面也有一些价格战的存在,您是如何看待的?在未来的电视竞争中如何更好的竞争?
卢春水:可以说,用Mini LED碾压OLED来形容今天的显示技术呈现在消费者面前的结果一点都不为过。正如你所描述的,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全球竞争最激烈的市场。Mini LED解决了传统OLED亮度、寿命、成本等痛点。5年前,我们就判断Mini LED技术一定能够很快批量成熟应用到电视机领域,所以我们判断得比较早,也准备得最为充分。在国补政策的加持下,Mini LED电视在去年四个月国补期间的销售份额渗透率快速提升。
行业价格战,尤其是在电视领域,一直都没有消停过。这也反映了中国市场需求的分层最为清晰,技术成熟度也最高。从这20余年中国彩电行业乃至中国各个家电领域的价格战可以看出,单纯的价格竞争很可能会透支行业的创新动力,尤其是无序的价格竞争,更可怕的是一些打着营销包装旗号,实质上是赤裸裸的价格竞争,它会影响很多愿意在技术、产品创新本质上投入的企业。
我们也认为中国市场的消费者在不断成熟。如今,中国市场的消费者已经从“参数敏感”逐步转向“体验敏感”,单纯比拼分区数、峰值亮度这两个参数已经远远不够,需要软硬件不断协同优化,比如通过算法调校和内容适配,将技术参数转化为消费者可以感知的体验升级。TCL要持续通过技术、成本优化将今天掌握的核心高端技术应用到更多的产品型号当中,以更亲民的价格让消费者享受技术创新带来的生活品质提升,而不是简单地通过价格战去比拼最底层的产品绝对价格。
媒体:今年雷鸟发布了V3拍摄眼镜,预计二季度还将发布X3 Pro AR智能眼镜。AI/AR眼镜要进一步产业化,接下来特别是今年内,关键的技术攻坚集中在什么地方?当市场上越来越多品牌出现,怎么考虑核心竞争力或差异化?
卢春水:AI/AR眼镜一直是科技圈里比较热门的话题。我们认为短期内AI眼镜产品的关键还是如何做好产品体验,比如在影像质量、AI体验和场景应用、音频质量,以及穿戴性等方面的优化。我们必须承认目前的市场还处于早期阶段,做好产品体验和市场匹配度,是推动市场快速发展的关键。
TCL是全球第一家发布和量产全彩Micro LED光波导AR眼镜的公司,也是目前国内消费级AR眼镜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公司。在“百镜大战”的背景下,市场可能会快速成熟。目前雷鸟创新在产品规划上采用了三条产品线并行的方式,既有面向当前市场的Air系列和V系列产品,也有着眼于未来的真AR眼镜X系列。在技术研发上,雷鸟每年投入数亿元,持续在AR光学显示、AI大模型中台、SLAM、眼动追踪、场景生态等关键领域进行投入和研究。与此同时,我们拥有全球顶级的生态合作伙伴和投资伙伴,在中国高科技长三角地区设立了研发和生产总部。
以上这些都会帮助雷鸟在技术研发、生产交付等方面构建TCL在AI/AR眼镜方面的竞争壁垒。
本文详细介绍了TCL在AWE 2025展会上的展示内容,包括智能终端、光伏产业等产品。通过与TCL实业中国区总裁卢春水的对话,深入探讨了TCL的全球化战略、品牌竞争力提升、AI应用、市场竞争等方面的情况。TCL通过技术创新、全球化布局、AI赋能等举措,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谋求发展,有望在智能家电和高科技领域取得更大的突破。
原创文章,作者:行云乐易,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5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