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亚洲论坛相关的“博鳌近零碳示范区”展开,介绍了其从近零碳到零碳的跨越成果、实现零碳运行的布局方式、获得的认证情况,还展示了一系列相关场景图片,并提及后续探索推广计划。
在博鳌亚洲论坛的大背景下,海南博鳌正以独特的姿态,为全球“零碳标准”贡献着“中国答案”。
回溯到2024年3月18日,“博鳌近零碳示范区”正式启动运行。在这一年的时间里,示范区的工作人员们付出了不懈的努力,积极探索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经过一年的砥砺前行,示范区的节能减排工作成效斐然,成功实现了从“近零碳”到“零碳”的关键跨越,这无疑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就。
据悉,示范区之所以能够达成零碳运行的目标,得益于其建立的“八位一体”区域降碳布局。这一布局涵盖了可再生能源利用、建筑绿色化改造、交通绿色化改造、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物资循环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园林景观生态化改造以及运营智慧化等多个方面。通过各个环节的协同配合,示范区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值得一提的是,该示范区在国内首次获得了德国能源署颁发的“零碳运营区域”的认证,并且达到了国家标准《零碳建筑技术标准》中“零碳区域、零碳建筑和低碳建筑”的指标要求,整体水平达到了“国际一流、国内领先”。
展望未来,示范区并不会满足于现有的成绩。下一步,他们还将继续深入探索零碳城市运行管理的经验,致力于将示范区的创建经验推广到广大热带地区。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全球“零碳标准”提供具有借鉴意义的“中国答案”,推动全球零碳事业的发展。
3月25日,镜头记录下了博鳌零碳示范区内的椰林聚落,一片宁静而美好的景象,仿佛在诉说着零碳生活的惬意。
同样是3月25日,参会人员在博鳌东屿岛文化公园内积极体验减碳骑行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低碳生活的理念。
这一天,在博鳌亚洲论坛零碳休息区,展示着使用废弃塑料制作的钥匙扣,小小的钥匙扣,却彰显着物资循环利用的大理念。
3月25日,在博鳌零碳示范区内的塑料再生流程科普展台上,工作人员认真地演示着塑料再生流程,向人们传递着环保与资源循环利用的知识。
3月16日,无人机拍摄下了博鳌亚洲论坛新闻中心及配楼屋顶的光伏设备,这些设备正源源不断地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零碳运行提供着绿色能源。
同样是3月16日,无人机还记录下了建有光伏发电设备的停车场,太阳能板在阳光下闪耀,为车辆的停放和使用提供着清洁的能源。
3月25日,博鳌零碳示范区运行管理中心被镜头捕捉,这里是整个示范区运行的“大脑”,协调着各个环节的有序进行。
还是3月25日,博鳌零碳示范区循环花园内的景观映入眼帘,美丽的景色不仅让人赏心悦目,更体现了园林景观生态化改造的成果。
本文介绍了博鳌近零碳示范区在一年时间内实现从近零碳到零碳的跨越,通过“八位一体”区域降碳布局达成零碳运行,获得相关认证且水平领先。同时展示了示范区内多个与零碳相关的场景画面,最后提及后续将探索经验并向热带地区推广,为全球“零碳标准”提供“中国答案”。本文总结
原创文章,作者:甜雅mio,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5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