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详细报道了3月25日深圳市宝安区新桥街道组织开展的电动自行车出行安全保障情况专题视察活动。活动涵盖实地视察和专题座谈两个环节,实地视察聚焦问题点位,查看了非机动车乱停放情况及治理进展;专题座谈则共商治理良策,各方代表积极建言,街道领导也提出工作要求。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市委主要领导针对电动自行车安全管理所提出的工作要求,进一步促使民意速办平台上群众集中反映的问题得到有效治理,3月25日,深圳市宝安区新桥街道精心组织开展了一场电动自行车出行安全保障情况专题视察活动。此次活动吸引了新桥街道领导、辖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共同参与。
实地视察,聚焦问题点位:改造路侧绿化带,实施硬底化措施
活动伊始,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一行来到了地铁11号线C口,对现场非机动车乱停放问题进行了实地察看。新桥街道执法队负责人详细地向大家介绍了该区域的整治情况。自2月26日起,为了解决停车难题,该区域新增了1900多个停车位,设置了260个铁马等隔离设施、7个语音提示喇叭、45块指引停放标牌,还安装了460米护栏和120根不锈钢防撞柱。同时,街道联合北控环卫公司,累计出动2750人次、拖车104辆次,拖移违停车辆1445辆次,规范摆放非机动车19249辆次,暂扣共享单车1005辆、共享电动车532辆,通过一系列措施有效改善了该区域的停车秩序。
随后,代表委员们前往新和大道库拓智造云商产业园。交安委办负责人汇报了新和大道路段电动自行车乱停放以及机动车违停的治理进展。经过现场踏勘和系统研判发现,新和大道周边电动自行车乱停放问题具有“停放周期固定、停放数量稳定、停放点位集中、高峰期流量大”的特点。考虑到新和大道沿线工业园区众多且停车点位分散的实际情况,新桥街道因地制宜、因需施策,积极向绿地要空间、向廊道寻空地、向企业强宣传,以园区周边停车秩序整治为着力点。街道对路侧绿化带进行改造,实施硬底化措施,增设了1100米盲道隔离设施、56根反光防撞柱,树立4块宣传指示标牌,划设了超300个电动自行车泊位。与此同时,街道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近一周警告586宗、处罚375宗,有效遏制了乱停放现象。
专题座谈,共商治理良策:“疏堵结合”,提升管理水平
实地视察结束后,新桥街道召开了专题座谈会。交安委办负责人首先汇报了辖区电动自行车管理的基本情况。近年来,新桥街道通过“疏堵结合”的方式,持续提升电动自行车管理水平。具体措施包括:一是扩展停车空间,在地铁口周边新增停车位6150个,为电动自行车提供了更多的停放场所;二是深化源头教育,新桥街道新入住登记人员完成“宝安第一课”的有28.6万人,学习率位居全区第一,从源头上提高了居民的安全意识;三是严管执法,2024年查处电动车违法4.2万宗,对违法行为形成了有力震慑。不过,负责人也指出,随着近年来电动自行车保有量的激增,虽然涉摩电亡人事故逐年下降,但停放管理难、通行条件差等问题依然突出。
执法队重点介绍了非机动车停放管理成效,包括新增停车位、规范划线以及联合整治行动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在座谈会上,与会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积极建言献策。他们建议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类违规行为;引导小区、商业区、工业园区新建非机动车停车位,以缓解停车压力;针对部分电动自行车改装超速严重的问题,加大打击力度;严格区分机动车、非机动车车道,保障交通安全;鼓励群众随手拍,举报电动自行车违规行为;对于没有执法权的违规行为,采取曝光措施;鉴于当前警力严重不足的情况,建议向“科技要警力”;强调街道目前整治效果显著,要把成果固化,防止问题回潮;呼吁市级层面尽快对电动自行车的管理进行立法,为管理工作提供更完善的法律依据。
新桥街道分管交通工作、街道办副主任王林军表示,街道在规划、执法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并在深化源头治理、强化部门联动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工作要求。街道人大工委主任黄小波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充分肯定成绩,坚定治理信心;二是正视突出问题,强化责任担当;三是锚定目标方向,狠抓工作落实;四是凝聚多方合力,共筑安全防线。
3月25日深圳市宝安区新桥街道开展电动自行车出行安全保障情况专题视察活动,通过实地视察和专题座谈的形式,对电动自行车乱停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和探讨。在实地视察中,展示了不同区域的治理成果和措施;专题座谈会上,各方代表积极建言,街道领导也提出工作要求。此次活动体现了街道对电动自行车安全管理的重视,旨在通过“疏堵结合”等方式,提升管理水平,解决现存问题,共筑电动自行车出行安全防线。
原创文章,作者:甜雅mio,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5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