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哈尔滨在吸引和留住高校毕业生方面的举措与成效。详细介绍了哈尔滨通过拓宽就业渠道、全方位扶持创业以及优化人才环境等方式,使省内高校毕业生留哈率逐年上涨,2024届留哈就业人数创历史新高,为城市发展注入新动力。
在如今的人才竞争浪潮中,冰城哈尔滨正以满满的诚意和积极的姿态,全方位打造人才高地。近年来,哈尔滨市始终以最大的诚意、最高的礼遇来拥抱人才。而日前,哈尔滨更是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省内高校毕业生留哈率呈现逐年上涨的良好态势,2023届省内高校毕业生留哈就业人数为4.34万人,到了2024届,这一数字增长至4.77万人,创下了历史新高。
拓宽渠道,引导高校毕业生留哈就业
为了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留在哈尔滨就业,哈尔滨市采取了多渠道的引导措施。其中,成功举办的春秋两季“丁香人才周”引才招聘活动成效显著。在2024年,该活动累计提供岗位达8073个,现场应聘人数接近10万人次,还促成了市校企合作项目总金额高达5.87亿元。
“‘丁香人才周’已成为连接求职者和用人单位的重要桥梁。”哈尔滨九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招聘主管徐丽说道。该公司是“丁香人才周”的“常客”,2024年,公司提供了20多个校招岗位,最终招入30余名大学毕业生,其中硕士生占比达到25%。徐丽明显感受到,这两年选择留在哈尔滨发展的毕业生数量有了显著增加。
据了解,哈尔滨市将持续开展“丁香人才周”活动,致力于打造一个社会关注、高校重视、用人单位期盼、学生踊跃参与的冰城引才活动品牌。同时,依托丁香人才发展联盟,协调推动驻哈高校、科研院所、国企民企进行深度对接,充分释放各方优势,携手共建高端人才引进平台、盟员单位双选平台、人才交流发展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金融资本对接平台、特色新型智库平台以及人才实习实训基地、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六平台两基地”。
此外,哈尔滨市在深化市校企合作方面也不断进行探索与创新。哈焊所清华大学实习实训基地邀请3名清华大学博士生来基地实习,就是这一创新实践的生动体现。中国机械总院集团哈尔滨焊接研究所有限公司智能装备中心副总经理杨战利表示,去年暑假,3名清华大学博士生来到基地实习期间,哈焊所正在深入研究多弧共熔池自适应焊接技术这一课题,双方在交流中碰撞出了创新的火花。实习实训有助于高层次人才更深入地了解哈尔滨的企业和文化,增强他们留在哈尔滨工作的愿望和动力。
全方位扶持,助力高校毕业生圆创业梦
哈尔滨市不仅在就业方面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留哈,还在创业领域给予多方位的支持,让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才在“尔滨”这片干事创业的热土上挑大梁、唱主角、当主力。
团市委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启动了“助力青年创业——免费青创空间”项目,为青年创业者免费提供22个共享办公工位。近日,记者走进位于哈尔滨西城红场的青创空间,这里的办公环境充满现代感,洋溢着生机与活力。办公工位错落有序地排列着,路演室、会议室等设施一应俱全,各类创业政策信息以醒目的海报形式展示在路演室入口处。
朱铭熙是黑龙江大学的学生,也是泊点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创始人。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与其他青年创业者分享经验、交流心得。朱铭熙不仅带领团队研发出了一款智能助听设备,还将事业版图拓展至科技创新服务领域,专注于为高校提供创培服务。提及青创空间对企业成长的推动作用,朱铭熙满怀感激之情:“团市委积极协调对接各类有利于我们公司创业的政策与经费支持,让我们有机会与本土的创投机构负责人进行深入交流和路演融资展示。还邀请了多位成功创业的科技公司负责人向我们分享宝贵经验,让我们在创业的道路上少走了不少弯路。”
哈创投集团目前在管各级孵化基地达9处。2024年,该集团的科创培育业务在孵企业总计营业收入2.84亿元,年均提供就业岗位1612个,成功打造了“创投爱立方”孵化器金字招牌。聚焦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的核心需求和关键环节,哈创投集团助力原创性的发明创造向初创型企业转化,累计服务企业700余家,完成科技成果转化百余项,助力大批“专精特新”项目茁壮成长。
近日,记者探访了哈创投集团环哈尔滨工程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步入展厅,不仅可以看到“创投爱立方”孵化器在科技创新服务方面取得的累累硕果,还能领略到入驻企业的多款前沿产品。哈尔滨工程大学学生、哈尔滨深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常青向记者介绍:“我们的‘星瑶’清刷机器人、‘U – Flight’水下推进器已经热销数百台,足迹遍布大连金石滩、海南三亚等地的知名海水浴场。”在科技成果转化的道路上,他们曾面临经验不足的挑战,而哈创投集团环哈尔滨工程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给予了他们宝贵的指导和支持。“入驻中心后,从提供创业扶持政策和知识产权、财税、法律等基础服务,到助力产品推广、对接市场资源,再到举办融资路演、市场分析等多元化活动,哈创投集团为我们填补了转化经验的空白,在多个层面推动了公司的发展。”常青说道。
优化环境,提升高校毕业生留哈获得感
哈尔滨市始终将人才视为家人,积极营造重才、敬才、爱才的良好氛围,帮助广大人才留在“尔滨”、了解“尔滨”、融入“尔滨”、建设“尔滨”。
“人才新政30条”中的资金奖励、住房补贴等措施,为企业吸引大批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持。哈尔滨九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招聘主管徐丽表示:“‘人才新政30条’的实施,无疑为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储备人才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和新鲜动力。”
建龙阿城钢铁有限公司与北京科技大学校地合作基础良好,依托“人才新政30条”,于2023年成功引进北京科技大学应届本科毕业生张灏云入职。张灏云说:“我非常看好哈尔滨优越的人才发展环境和建龙阿钢这个能够施展才华的平台。目前我已获得生活补助25500元。”
潘立功是东北林大森林经理学博士,他留哈创立了镜花水月(黑龙江)数字技术研究工作室,主要从事无人机虚拟森林飞行环境算法开发。“‘人才新政30条’吸引我选择留哈创业。同时,家乡有丰富的森林资源,让我对未来在哈发展充满信心和希望。”潘立功表示,他不仅获得了10万元安家费,每月还有3000元生活补贴,这为他初期创业提供了很大帮助。
据了解,自“人才新政30条”实施以来,哈尔滨市为新就业的各类人才提供安家费、生活补贴和购房补贴超4.5亿元,惠及2.4万余人。
近年来,哈尔滨市累计筹集人才保障性住房1.7万余套,品牌化打造“丁香人才公寓”3305套,遍布9城区。哈焊所员工姚瑶说:“人才公寓的位置离我单位很近,价格也优惠,减轻了我的生活压力。室内装修风格简约舒适,配套完善,物业服务也非常到位。”人才公寓不仅为她提供了一个温馨的家,也成为她安心工作的强大后盾。
本文详细阐述了哈尔滨在吸引和留住高校毕业生方面的诸多举措和显著成效。通过拓宽就业渠道、全方位扶持创业以及优化人才环境等方式,哈尔滨成功提高了省内高校毕业生留哈率,为城市的发展汇聚了大量人才。“丁香人才周”等活动搭建了就业平台,青创空间和创投集团助力创业梦想,“人才新政30条”和人才公寓提升了人才的获得感。这些措施共同推动了哈尔滨人才高地的建设,为城市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原创文章,作者:宫古千凡,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5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