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于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中,中国社科院大学教授、国务院原副秘书长江小涓在“AI:如何做到应用与治理的平衡推进?”主题论坛上的观点。江小涓指出AI治理进展有限,强调应从可落地方向推进,还提及AI发展需兼顾生产力提升与公平分配,以及deep seek对AI产业竞争格局的积极影响。
3月25日至3月28日,以“在世界变局中共创亚洲未来”为主题的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正在海南博鳌盛大召开。
在其中一场主题为“AI:如何做到应用与治理的平衡推进?”的论坛上,中国社科院大学教授、国务院原副秘书长江小涓女士参与了深入讨论。
江小涓在论坛上直言:“过去很多年我对AI治理方面的进展感到十分遗憾,进展相当有限。十年前阿瑟马提出人工智能原则,一个月前巴黎峰会的六项原则依旧沿袭了过去的那些原则,但问题是这些原则没有落地实施,也无人真正重视。所以,如何让这些原则落地、如何在实践中推进,这才是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
作为一名经济学家,江小涓认为可以把AI治理的问题分成能够落地的方向来逐步推进。她觉得这件事本质上并没有那么复杂,其实就两个核心标准。其一,要看是否能够带来生产力的提高,从而创造出更多的财富;其二,发展的结果能否实现比较公平的分享。
江小涓进一步阐述道,从第一个标准来看,AI的发展确实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这一点毋庸置疑。然而从第二个标准,也就是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就需要关注就业是否充分、分配是否公平。如果这两个问题无法得到妥善解决,那么就业冲击必然会出现。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制定新的社会保障政策来应对,而不是一味地重复那些无法落地的原则。
江小涓着重强调:“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价值观,当技术的发展促使这些价值观必须发生改变时,我们应该顺应这种变化,而不是一味地重复包容、共享等理念,因为这些理念如果无法落地实施,那就是空谈。”
当谈及deep seek时,江小涓表示:“deep seek让我们对AI大模型发展的担忧有所减轻。它使AI产业从垄断状态转变为真正具有竞争活力的产业,从单纯的技术化能力转变为产业化能力。随着传统市场经济中竞争格局的形成,市场自身会自发地解决很多问题,而不一定非要高层去讨论过多的原则问题。”
本文围绕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中江小涓关于AI应用与治理平衡推进的观点展开。江小涓指出AI治理进展有限,强调应从可落地方向推进,提出以生产力提高和公平分配为标准衡量AI发展,并提及deep seek对AI产业竞争格局的积极作用,为AI治理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
原创文章,作者:甜雅mio,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6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