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滩镇龙口村会计宋会珍在“一表同享”改革前后的工作变化。过去宋会珍填表负担重,被称为“宋表嫂”,上级部门也面临数据收集难题。而“一表同享”改革实施后,不仅减轻了基层工作负担,还实现了数据实时互联共享,降低业务风险,让宋会珍有更多时间服务村民。目前该改革已在江西多地推广。
本月初,宋会珍的手机收到了区直部门发来的表格填写任务提示。她熟练地打开电脑里的“一表同享”系统,进行复制、粘贴、自动填充等操作,轻松地就将多个部门的表格一并处理完毕。“这个月基本不用再填表了!”宋会珍如释重负,于是决定下村组去转转。
今年53岁的宋会珍,是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滩镇龙口村的会计。在村里,她可是名副其实的“大数据中心”。全村的补贴补助等各类数据,都由她进行汇总。
然而,过去的宋会珍压力着实不小。“填表负担重得很!区里、镇里通知下来,收集数据、填写表格、上报信息,这些工作全都是我一个人做,几乎天天都有表要填。”因为经常要和表格打交道,镇政府工作人员还给她送了个外号——“宋表嫂”。
村民们不了解实情,看到宋会珍整天坐在办公室,难免产生误解。“别人还有空下来转转,就她天天坐办公室。”他们常常这样议论。
其实,上级部门也有自己的无奈。青原区民政局党组成员肖娟华直言:“就拿社会救助数据来说,一到月初,区里医保、人社等十几个部门都来要数据,我们忙得不可开交。”
改变,源于江西省推行的“一表同享”改革。2023年9月,江西选择3个县(市、区)进行改革试点,吉安市青原区就是其中之一。
为了让改革顺利推进,相关部门深入调研基层填表报数的困境,给125个村(社区)搭建政务外网,重塑表单报送机制。打牢基础后,2023年年底,青原区“一表同享”平台开始试运行。
青原区政府办公室主任尹德剑介绍:“改革缩减了需填写报表的数量,通过打造人工智能自定义查询和5类高频应用场景,表格自动填写率高达70%,缩减填报时间80%以上。”
“一表同享”改革还打破了数据壁垒。青原区27个涉及基层业务工作的部门,可以将相关数据上传至“一表同享”系统数据超市,实现区、乡、村数据实时互联共享,也可分享给指定部门。肖娟华说:“以前,社保补贴、高龄津贴等业务数据要人工比对,现在系统智能比对,大大降低了重复发放、超额发放风险。”
“托改革的福,我现在当起了‘轻松掌柜’。”宋会珍开心地说。如今,全村的数据都接入了“一表同享”系统,她日常只需对数据进行核对、补充、更新。
省下的时间,宋会珍用来下村组走访。有一次,她了解到一位村民罹患重病,家里经济困难,便提醒她可以申请大病医疗补助,并开车送她到区里办理申请手续。“我也时不时去她家聊天,现在她心态好多了。”宋会珍欣慰地说。
虽然宋会珍从繁杂的填报表工作中解脱了出来,但镇干部和村民们对她的称呼却没改口。“那就争当为村民服务的表率,还是‘宋表嫂’嘛。”
目前,江西“一表同享”改革覆盖范围已扩大至11个设区市的83个县(市、区)。已开展改革的地区业务表单数量由平均326张压减至115张,压减率64.7%。“一表同享”系统基本完成与数字民政、防贫监测帮扶小程序等首批5个高频业务系统对接工作,多项基层常用数据信息实现在线核验。
江西省“一表同享”改革给基层工作带来的积极变化。以龙口村会计宋会珍的经历为例,展现了改革前基层填表负担重的困境,以及改革后在减轻工作压力、实现数据共享、降低业务风险等方面的显著成效。同时,改革还让基层工作人员有更多时间服务群众。目前该改革已在多地推广,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基层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原创文章,作者:甜雅mio,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6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