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3月15日夜间至16日凌晨美国对也门胡塞武装发动空袭展开,介绍了此次空袭造成也门多地31人死亡的情况,并邀请特约评论员分析此次空袭与以往不同的政治特点,指出美国此次空袭最终指向伊朗,是想通过“以打促谈”的方式推动与伊朗接触谈判。
据也门胡塞武装控制的马西拉电视台消息,在3月15日夜间至16日凌晨这段时间里,也门首都萨那以及萨达省、扎马尔省等多个地区遭遇了空袭。多家媒体的报道显示,此次袭击已经导致也门多地有31人不幸丧生。
事实上,美国对胡塞武装发动空袭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回顾以往,每一次空袭美国不仅没有占到什么便宜,还曾损失了一架战机。如今,美国再次对胡塞武装发动空袭,那么这次与以往相比,究竟有哪些不同之处呢?
特约评论员宋晓军对此进行了分析。他指出,如果要总结这次美国对胡塞武装打击的特点,有两个政治特点格外突出。
其一,在袭击发生之后,美国总统特朗普迅速在自媒体上发表了一番言论。在这段话中,他着重强调了这次袭击的几个目的,其中一个关键目的就是要求伊朗立即停止对胡塞武装的支持。其二,袭击过后,美国国务院专门发布了一份声明。在这份声明里,特别提及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和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专门就这次袭击进行了讨论。
将这两个特点结合起来看,我们不难发现,美国此次行动最终的指向并非胡塞武装,而是其背后的伊朗。简单来讲,特朗普表明这次袭击意在对伊朗发出警告。同时,美国国务院通过与伊朗关系较为密切的俄罗斯来讨论此次袭击,很明显是希望俄罗斯能够在这个问题上发挥作用,说服伊朗与美国进行接触。要知道,此前美国总统特朗普曾称给伊朗领导人写过信,希望就伊朗核问题重启接触甚至谈判,但遭到了伊朗的拒绝。所以,这次美国通过打击胡塞武装,采取“以打促谈”的方式,实际上是在向伊朗释放一个信号,希望能够进一步与伊朗接触甚至展开谈判。
3月15 – 16日美国对也门胡塞武装发动空袭造成31人死亡的事件,通过特约评论员分析指出此次空袭具有两个突出政治特点,最终目的是指向伊朗,美国试图通过“以打促谈”的策略推动与伊朗就核问题等进行接触和谈判。
原创文章,作者:小耀,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