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2025年春招中人工智能领域的就业情况,分析了AI发展带来的就业机遇与挑战,提出了政府、企业、劳动者应对的策略,强调了抓住AI人才的重要性,倡导以正确心态推动AI与充分就业共同繁荣。
据央视网的最新消息,在这个充满生机的春天里,AI毫无疑问地站在了时代的“风口浪尖”。与之紧密相关的各个岗位机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薪资水平也如同坐上了火箭一般“乘风而起”。在2025年的春招大舞台上,人工智能领域的招聘需求呈现出大幅增长的态势。其中,算法、机器学习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更是成为了众多企业不惜高薪争抢的“香饽饽”。与此同时,人工智能讲师岗位的招聘量也在急剧增加,仿佛一颗耀眼的新星在就业市场中冉冉升起。
3月26日,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一校区体育馆内,我们看到了一幅热闹非凡的景象。众多学生们围在企业代表身旁,纷纷咨询就业岗位的详细信息。这一场景被新华社记者张涛敏锐地捕捉到,定格成了这个特殊时期就业市场的一个生动画面。
当下,在“人工智能+千行百业”的时代浪潮席卷之下,众多传统行业如同被注入了新的活力,催生出了全新的需求,也为就业市场开辟了一片崭新的空间。“用”好人工智能,已然成为了各个行业谋求发展的新机遇。艾媒咨询发布的《2024年中国企业智能化发展人才需求调研》结果令人瞩目,高达91.3%的受访企业都面临着AI人才缺乏的难题。而智联招聘的最新数据也显示,在2025年春招的首周,人工智能行业的求职人数同比增速达到了33.4%,在所有行业中位居第一。其中,人工智能工程师的求职增速更是高达69.6%,位居职业榜首。
当就业遇上AI,这就像是一场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冒险之旅。
一方面,AI给传统岗位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目前,像会计、翻译、法务等这些被公认“不需要创造性”的岗位,正逐渐被AI所占据。就拿春节期间来说,杭州新闻联播采用AI数字人进行新闻播报,其零失误率的出色表现,让专业的播音主持都不禁自叹不如。
另一方面,AI也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在文旅领域,那些具备AI技术商业化转化能力的AIGC应用开发工程师等技术人才,成为了行业的新需求;在影视创作、文化传媒、艺术教育等传统行业,AI编导、AI剧本审核等新设岗位,也成为了行业的热门选择。智联招聘的数据显示,2025年2月份,算法工程师、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岗位的招聘量同比增速分别为46.8%、40.1%、5.1%,平均招聘月薪均突破了2万元。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25《就业未来报告》预计,AI在取代900万个工作岗位的同时,会创造出1100万个新的职位。面对这样的变革,我们应该正视现实,紧紧抓住AI带来的新机遇,积极主动地去适应,从而实现劳动者与AI的协同发展。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技术进步与充分就业并非是相互矛盾的,而是可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从AI替代制造业、客服这些重复性高的岗位,到就业结构因低技能工作减少、高技能需求增加而发生变化,再到职业转型压力增大,终身学习成为必然趋势,AI的发展确实给劳动者的技能需求和就业市场带来了诸多挑战。
一方面,政府应当进一步完善保障机制,制定相关政策,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对于那些受到影响的就业群体,要提供再培训和就业指导服务,努力推动实现技术红利与人类福祉的平衡。
另一方面,企业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为市场创造更多的机会和就业岗位。而劳动者自身则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主动去拥抱跨领域知识,不断学习新知识,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同时,要注重培养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人际交往等难以被AI取代的能力,这样才能在AI时代的就业浪潮中稳稳地站稳脚跟。
在抢占AI赛道的征程中,关键在于抓住AI人才。算法工程师、大模型工程师、机器学习工程师等专业人才在市场上供不应求;高性能计算工程师、芯片架构师等更是成为了企业竞相争夺的对象。多家平台的数据显示,自2025年以来,AI人才持续保持着供不应求的态势。据麦肯锡报告预测,到2030年,中国对AI专业人才的需求预计将达到600万人,而人才缺口可能高达400万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要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行动,增加制造业、服务业紧缺技能人才的供给,加快构建技能导向的薪酬分配制度,提高技能人才的待遇水平。面向未来,我们要加强人才储备和梯队建设,完善高校人工智能学科教育体系,扩大人工智能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模。同时,要加强人工智能领域多主体协同育人,强化高校与政府、园区、企业各方面的互动合作,开展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全链条的人才培养。并且要坚持培养和引进相结合的原则,广泛吸引全球人工智能领军人才和知名学者,为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充分的人才支撑。
我们也要明白,AI的本质仅仅是一种工具,如何驾驭这一工具,完全取决于人类的选择与智慧。面对AI发展给就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我们要保持开放而审慎、包容而敬畏、科学而自信的心态,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主动去应对AI给就业带来的各种影响,努力推动AI与充分就业共同繁荣。
本文指出2025年春招中人工智能领域招聘需求大增,AI发展既冲击传统岗位又创造新就业机会。面对挑战,政府、企业和劳动者需共同努力,加强人才储备和培养。强调AI是工具,人类应秉持正确心态推动其与充分就业共同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半荷mio,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6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