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离职情形下,经济补偿怎么算?一文读懂!,揭秘离职经济补偿,为你的职场保驾护航!

本文围绕员工离职的不同情形,详细介绍了是否涉及离职经济补偿以及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式,包括员工单方面解除、用人单位单方面解除、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等情况。

最近,在职场上出现了两种较为常见的情况。一方面,有部分小伙伴出于个人职业规划的考量,慎重地做出了离职的决定;另一方面,也有一些公司因调整业务方向,不得不对员工架构进行相应的调整。

那么,在这些场景之下,是否会涉及到离职经济补偿呢?员工离职经济补偿金又该如何计算呢?企小薪从以下三个关键方面,为大家精心梳理了员工离职形式与经济补偿一览表。

  • 员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

  • 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 违法解除劳动合同

接下来,我们就对这几种情况进行详细分析。

员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

在日常工作中,很多人都会陷入这样一个认知误区,认为只要是员工主动离职,公司就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实际上,这种观点是不准确的,我们需要根据员工离职的具体情形来进行区分。

情形一:公司无过错,员工无过错

在这种情形下,如果员工是正式员工,只需以书面形式提前30日将辞职意愿通知到公司。一旦公司收到书面通知,员工的辞职要求便产生法律效力。

倘若公司不存在法律上规定的过错行为,公司可以在收到辞职通知后的30日内,选择合适的时间与员工办理工作交接和离职手续。

要是员工中途反悔,希望撤回辞职通知,公司有权拒绝员工的反悔申请,并要求员工按照公司的要求办理工作交接和离职手续。在此种情形下,公司并不需要向员工支付任何经济补偿金,员工也不得向公司主张支付经济补偿金。

情形二:公司有过错,员工无过错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和四十六条的规定,如果公司存在下列情形之一,员工可以随时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且有权主张经济补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包括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或安排调休的、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

(三)未依法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公司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坏员工权益的;

(五)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员工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六)劳动合同到期后,公司降低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当公司存在以上过错行为时,即便员工主动要求解除劳动合同,公司也需要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

具体可查看下表:

不同离职情形下,经济补偿怎么算?一文读懂!,揭秘离职经济补偿,为你的职场保驾护航!

违法解除劳动合同

如果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赔偿金的标准是经济补偿金的二倍。违法解除主要包含以下三种情形。

情形一:法律规定的解除劳动合同条件不满足时,用人单位仍解除劳动合同

主要是指《劳动合同法》中的36条的协议解除;《劳动合同法》39条的过失性辞退;《劳动合同法》40/41条的单方预告解除。

情形二: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不符合法律规定

主要是指《劳动合同法》40条单方预告解除,需提前30天通知或支付一个月工资;《劳动合同法》41条单方预告解除,需提前30天向工会或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职工意见,方案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

情形三:法律明确规定不得解除劳动合同但用人单位强行解除

主要是指《劳动合同法》第42条规定,当劳动者处于以下几种情况时,用人单位不得依照过失性解除或经济裁员的方式解除劳动合同:

1、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2、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3、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4、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5、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具体可查看下表:

离职经济补偿金计算方式

在实践中,N、N + 1、2N都是约定俗成的一些叫法。以N为例,结合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N是工作年限,用来指代劳动合同法中的经济补偿。

一、经济补偿金计算公式

1、通用经济补偿金公式 = S×N

S: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若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3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照职工月平均工资3倍的数额支付,且年限最高不超过12年。

劳动者工作年限跨越08年前后,经济补偿金需分段计算

《劳动合同法》于2008年1月1日施行,如果劳动者08年之后入职,计算经济补偿金统一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计算。

依据:

· 《劳动合同法》第九十七条 本法施行之日存续的劳动合同在本法施行后解除或者终止,依照本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应当支付经济补偿的,经济补偿年限自本法施行之日起计算;

· 本法施行前按照当时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按照当时有关规定执行。

N: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6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按1年计算;不满6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1. 经济补偿金中的月平均工资是指劳动者在解除劳动合同前12个月的月实际平均工资,而不仅仅是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基本工资。

2. 根据过往判例,在杭州、北京、深圳、江苏这些地区计算经济补偿金时还需要包含加班费;而在四川、上海这些地区则不包含加班费。

2、代通知金经济补偿金公式 = S×N + S(上月工资)×1

N + 1:有非错解除情形的,用人单位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本文详细介绍了员工离职的不同情形,包括员工单方面解除、用人单位单方面解除以及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等情况下是否涉及经济补偿的问题,并对离职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式进行了说明。员工和用人单位都应了解这些规则,以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原创文章,作者:行云乐易,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741.html

(0)
行云乐易行云乐易
上一篇 2025年3月18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18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