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详细介绍了三只松鼠2024年的经营业绩,包括营收、利润等方面的情况,阐述了其在渠道、供应链、产品等多方面的举措与成果,同时也指出了全品类扩张背后可能存在的隐忧,以及在当下零食行业竞争格局下面临的挑战。
成立十三年的三只松鼠,在2024年交出了一份颇为亮眼的成绩单。这一年,它的营收重新回到了百亿规模,净利润更是大幅增长了85%。如今,三只松鼠正积极进行全品类与多品牌的布局,在努力巩固下沉市场规模优势的同时,还勇敢地加入了仓储店、即时零售等全新的战场。
3月27日晚间,三只松鼠有两个重要消息公布。一方面,公司披露公告称,计划发行H股股票并申请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另一方面,公司发布了2024年年度报告。从报告数据来看,三只松鼠以49%的营收增速成功重归百亿阵营,这表明它已经暂时走出了调整周期,转型初见成效。然而,在这看似漂亮的V型反转背后,全品类扩张所带来的规模红利与供应链成本之间的长期博弈,将会决定三只松鼠二次增长的上限。
年报数据清晰地展现了三只松鼠的出色表现。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6.22亿元,同比增长49.30%,在时隔三年之后重新回到了百亿俱乐部。归母净利润达到4.08亿元,同比增长85.5%。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增长80.1%,达到6.02亿元。这样的成绩远远超过了行业平均水平,根据艾媒咨询的数据,2024年中国休闲零食市场规模增速约为12%。而且,这也是自2021年营收下滑以来的首次V型反转。
值得一提的是,三只松鼠的盈利能力也在不断提升。其净利润率从2023年的3.09%提升至3.84%,这说明公司通过优化供应链和严格控制成本,在规模扩张的同时同步增强了盈利能力。对比竞争对手,良品铺子2024年净利润率约为4.2%,百草味则因线下扩张面临一定压力,利润率略低(约3.5%),由此可见三只松鼠的追赶势头十分明显。
从产品品类的角度来看,坚果类收入占比从53.59%降至50.52%,而综合类产品(礼盒、组合装)收入增长85.1%,达到20.17亿元,占比提升至19%,这充分反映出消费场景呈现出多元化的需求。Q4单季营收达34.53亿元,创下了历史新高,进一步证明了其年货节备货策略的成功。
在渠道方面,线上销售占比69.7%,较2023年略有下降。不过,线下分销业务收入表现出色,达到26.41亿元,同比增速超80%。特别是在华东、华北地区新增经销商925家,国民零食店数量从149家增至296家,线下渠道贡献率从30.4%升至33.85%,渠道结构变得更加健康合理。
另外,抖音渠道也成为了三只松鼠的一大亮点。其抖音渠道收入21.88亿元,同比增长81.7%,占比提升至20.6%。内容电商的精准投放使得获客成本下降了15%。线下门店坪效提升至1.2万元/平方米,较2023年增长23%,但与良品铺子的1.5万元/平方米相比,仍有一定的优化空间。在即时零售布局上,依托现有的门店网络,三只松鼠计划将“半小时达”服务扩展至50个城市,联合饿了么、抖音本地生活构建“线上下单 – 门店履约”的闭环。据测算,即时零售可为单店贡献20% – 30%的增量营收。
自2022年提出“高端性价比”战略以来,三只松鼠通过全球直采与自主生产实现了降本增效。年报数据有力地验证了这一战略的有效性:公司与澳大利亚夏威夷果农场、美国碧根果种植商建立了直采合作,进口原料成本降低了8%。坚果自主生产比例从2022年的35%提升至2024年的62%,带动毛利率同比提升1.2个百分点,达到24.25%。
针对核心大单品,三只松鼠采取了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采购策略。在国际上,与全球知名企业及农场建立直接合作;在国内,从产区基地进行直采。截至目前,公司已落地华东、北区、西南供应链集约基地,实现了核心坚果及零食品类的自主生产,自产比例大幅提升,从而带动毛利率同比提升至24.25%。
同时,三只松鼠的产品表现也十分出色。年销售额过亿单品达20款,其中瓜子、花生等籽坚果品类均突破亿元,肉制品增速60.2%,在全品类中领跑。新品孵化周期缩短至3个月,水牛乳千层吐司、黑猪午餐肉等新品精准贴合消费者对高蛋白、低添加的需求,上市半年就成为了千万级单品。
副线品牌的表现同样可圈可点。儿童零食品牌小鹿蓝蓝销售额达7.94亿元,贡献总营收7.48%,并且实现了盈利。财报显示,三只松鼠在2024年同时加快了新品牌的布局和孵化,如超大腕(方便速食)、东方颜究生(中式滋补)、巧可果(巧克力)、围裙阿姨(预制菜)等,多品牌矩阵布局已初步形成。
从财报中的2025年度发展规划可以看出,三只松鼠有一系列新的战略举措。公司将试点仓储式会员店,计划在长三角开设3 – 5家门店,主打大包装、高复购单品,对标Costco模式,并引入自有品牌饮料、预制菜等品类。这样做既可以提升客单价(目标200元以上),又能与山姆、盒马等形成差异化竞争,聚焦零食垂类,而非全品类竞争。同时,公司推行“MINI – CEO”计划,通过股权激励孵化50个独立经营体,鼓励内部创业,以解决大企业创新活力不足的问题。
然而,在一片向好的发展态势背后,三只松鼠可能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隐忧。毛利率为23.98%的坚果,低于综合类产品的28.97%,全品类扩张有可能会稀释整体盈利能力。新增门店导致使用权资产增加19%,长期待摊费用同比增长73.6%,如果单店模型不能持续优化,可能会拖累资产回报率。受全球气候异常影响,夏威夷果等进口原料价格波动加剧,2024年坚果类原材料采购价已出现6%的环比上涨,成本压力将进一步凸显。此外,上述多个尚在孵化中的新品牌仍需要市场的检验,子品牌间的协同效应尚未显现。
与此同时,2024年中国量贩零食市场规模突破4000亿元,同比增长超30%,成为休闲食品行业增长最快的细分赛道。零食很忙、赵一鸣等量贩零食店加速扩张,采用低价策略冲击传统品牌,盒马、山姆等会员店通过自有品牌分食高端市场。三只松鼠在这一年加速布局线下分销与自有门店,试图从传统电商巨头转型为全渠道零售品牌。然而,在低价竞争与渠道分化的行业变局下,其量贩零食战略虽然展现出了增长潜力,但也面临着多重考验。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4年三四线城市量贩零食消费增速达45%,远超一二线城市(25%)。三只松鼠通过“国民零食店”模式,以80 – 120平方米社区店的形态切入市场,主打10 – 30元价格带,与零食很忙、赵一鸣等品牌形成错位竞争。未来计划每年新增500家门店,重点覆盖中西部县域市场。
如今,量贩零食行业已从野蛮生长阶段步入精细化运营阶段。三只松鼠若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突围,需要以供应链效率为武器,以场景创新为盾牌。既要守住下沉市场的规模优势,又要在仓储店、即时零售等新战场建立差异化壁垒。其“高端性价比”战略能否在低价混战中突出重围,2025年将是至关重要的验证期。
本文围绕三只松鼠2024年的经营情况展开,其在营收、利润等方面成绩显著,在渠道拓展、产品研发、品牌布局等方面也有诸多举措和亮点。但全品类扩张面临盈利能力稀释、成本压力增大等隐忧,在当下零食行业竞争格局中,其转型和新战略的实施面临挑战,2025年将是其战略成效的关键验证期。
原创文章,作者:东京迎荷,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7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