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风险理财收益转负,债市调整空间有限? R1理财现亏损,债市后续走向几何?

本文聚焦近期债市波动下固收类理财产品净值下跌的现象,分析了低风险R1理财产品亏损的原因,探讨了债市后续的调整空间,并为投资者在这种市场环境下的产品选择提供了建议。

近期,债券市场的波动幅度显著加大,这一变化直接导致固收类理财产品的净值跟随下跌。不少网友反馈,自己手中持有的银行R1低风险理财产品竟然开始出现亏损情况。《中国经营报》记者通过深入采访得知,低风险固收类理财出现亏损的状况,主要是受到债券市场震荡的影响。

记者在进一步的采访中发现,目前债市调整接近尾声的信号已经较为明显。接下来,债市的波动率可能会出现小幅下降,市场或许会进入一段温和震荡的时期。对于那些对风险较为敏感的投资者来说,可以适当减少以债券为底层资产的产品配置。不过从长远角度来看,债券市场依然具备稳定收益和避险的功能。

部分R1理财产品收益转负

根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27日,有多只R1理财产品出现了近1个月年化收益为负的情况。自2月以来,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就呈现出下跌的态势。普益标准的数据表明,2025年2月,银行理财产品短期收益的跌幅比较明显,开放式固收类理财产品近1个月年化收益率降至2.27%左右,封闭式固收类产品近1个月年化收益率降至2.29%。

苏商银行研究员杜娟向记者介绍,R1理财产品属于风险分类较低的类型,其底层资产通常包括货币市场工具、低风险债券、银行存款、央行票据等,一般情况下收益相对稳定。此次R1理财产品出现亏损,主要是受到债券市场震荡的影响。在2024年单边上涨行情之后,近期债券市场出现了较大的波动,部分国债期货价格的震荡程度堪比股票,跌幅较大,这无疑抬升了其投资风险。

普益标准研究员张翘楚表示,从整体来看,固收类理财收益率下滑与债券市场回调存在一定的关联。近期,在资金面处于紧平衡、权益市场回暖以及经济利好政策预期等因素的影响下,债市的交易情绪受到了一定的压制,使得债市整体持续调整并进入下行区间。受此影响,以债券为主要持仓资产的固收类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同步出现了下降。截至2月末,1年期、3年期和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较1月末分别调整20BP、21BP和9BP,AAA级和AA级企业债和城投债到期收益率环比也出现了20BP左右的调整幅度。在各类债券价格持续面临下行压力的背景下,固收类理财产品收益短期内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波动,其2月末的平均近1个月年化收益率环比降幅已超60BP,整体受债市回调的影响相对较大。

债市进一步调整空间或有限

针对债市调整引发固收类理财产品净值回撤的现象,银行理财子公司近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兴银理财方面指出,债市调整接近尾声的信号明显。从时间维度来看,此次调整已持续约2个月,接近过去2年债市调整周期的上限。从空间维度来看,短端收益率方面,1年期国债收益率已回到去年8月水平,1年国股存单收益率超过1年期MLF利率,历史上这种状态难以持续;长端收益率方面,10年国债收益率上行近20bp,接近过去2年调整幅度的上限。因此,未来债市进一步调整的空间可能有限,但受季末资金波动、机构行为影响,短期市场利率可能在高位震荡。

兴银理财方面建议普通投资者耐心持有固收类理财产品。因为固收类理财产品的收益主要来源于票息和资本利得,不管债券价格涨跌如何,其票息每天都会累积并计入净值中,这对产品净值恢复具有支撑作用。虽然短期可能会有波动,但在货币宽松周期下,债市修复只是时间问题。同时,投资者还可以进行多元投资,如果不满足于纯债产品、想一定程度参与股市,可以选择微量含权“固收+”产品,这样一方面可以对冲债市风险,另一方面也能部分参与到股市的行情。

招银理财方面认为,短期来看,接下来债市波动率或将小幅下降,市场可能进入一段温和震荡期。一方面,随着央行本周已连续2日公开市场净投放,市场对资金利率趋紧的担忧有一定缓解,有利于债券市场情绪的平复;另一方面,2月企业信贷、通胀等数据反映经济尚处于修复期,内需提振尚待数据进一步验证,基本面尚未对债市构成进一步下跌的压力。再加上考虑到长债利率和资金利率的倒挂局面现已解除,债市目前已基本调整至去年11月债牛启动前的水平,且部分品种出现一定幅度超调。因此,可以判断接下来债市进一步调整空间有限,债市或在政策节奏、科技创新、资金价格等多因素影响下呈现宽幅波动。

目前,固收类产品收益率下跌,投资者应该如何选择呢?普益标准相关人士表示,短期来看,如果债市调整持续且市场利率上升预期较强,投资者对风险较为敏感,可适当减少以债券为底层资产的产品配置,以降低潜在风险;从长期来看,债券市场仍具有稳定收益和避险功能,投资者不应完全避开以债券为底层资产的产品,而应根据市场情况和自身需求进行合理配置。总体而言,投资者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和市场变化来做出明智的决策,尤其在市场波动时期,保持长期投资视角和理性决策尤为重要。

本文围绕近期债市波动导致固收类理财产品净值下跌展开,阐述了R1理财产品收益转负的情况及原因,分析了债市进一步调整空间有限的观点,并为投资者提供了短期和长期的产品配置建议,强调投资者要结合自身情况和市场变化理性决策。

原创文章,作者:行云乐易,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7901.html

(0)
行云乐易行云乐易
上一篇 2025年3月29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9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