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四大行年报出炉:利润增长、资产健康与科技布局全解析,四大国有银行2024年报揭秘:日赚超33亿背后的突围与担当

本文聚焦中国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2024年年报,详细解读了四大行在净利润、业务发展、信贷投放、资产质量以及科技应用等方面的表现和策略。

近日,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2024年年报已全部公布。相关数据显示,在2024年,四大行净利润总计超过1.22万亿元人民币,这意味着它们平均每天的盈利超过33.3亿元。

从年报中能够看出,在净息差不断收窄、利润增速逐渐放缓的大背景下,国有大行纷纷探寻差异化的突围路径,并最终实现了利润的正增长。

工行行长刘珺坦诚表示:“当下银行业必须穿越低息差的艰难环境。工行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但也一定要闯出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为此,工行积极着力优化业务结构,“零售 + 普惠”贷款增量的占比持续提高,公司贷款、债券投资、个人存款等业务均实现了良好的增长。同时,工行统筹总行、境内外分行、综合化子公司等各个经营板块,不断完善国际化、综合化的经营管理体系,充分释放集团化经营的效能。

中行行长张辉称,中行聚焦客户的金融需求,全力提升综合服务能力,积极拓展非利息收入的来源。自2024年下半年以来,集团手续费净收入的降幅逐季收窄;并且发挥交易业务全球一体化的优势,紧紧把握市场机遇,带动了证券投资净收益、净交易收入的增长。

在农行董秘刘清看来,银行的净息是商业银行对主动让利实体经济、自身稳健发展以及商业可持续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平衡之后的结果。随着经济逐步回升向好,银行的净息差也将会维持企稳的态势。

四大行积极让金融活水浇灌实体经济,将资金精准流向重点领域,信贷投放明显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

据中行数据显示,到2024年末,境内人民币公司贷款余额突破了12万亿元,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民营企业贷款分别增长了26.31%、16.60%和18.72%。此外,截至2024年末,中行民营企业贷款余额超过4.42万亿元,近三年累计增幅达到81%,民营企业有贷户近三年累计增幅为88%,授信覆盖面持续扩大,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农行则坚持向县域农村倾斜金融资源。到2024年末,县域贷款余额达到9.85万亿元,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保供相关领域贷款余额超过1万亿元,“惠农e贷”余额为1.49万亿元,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贷款增速达到14.7%。

在如此大规模业务的情况下,如何保证资产“健康”并实现利润正增长呢?工行行长刘珺直面外界关切,他表示:“2024年,工行不良率下降,拨备上升,利润也实现了正增长。我们没有进行会计手段的处理,也没有对资产负债表进行粉饰。”

事实上,四大行的不良率都呈现下降趋势。截至2024年末,工商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34%,较上年末下降了0.02个百分点;建设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34%,较上年下降了0.03个百分点;农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30%,较上年末下降了0.03个百分点;中国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25%,较上年末下降了0.02个百分点。

农行董事长谷澍表示,农行不断巩固资产质量基础。通过“一户一策”推进房地产风险精准处置,“一省一策”助力地方政府化解债务风险,前瞻防控新兴产行业和普惠零售业务信用风险,加大逾期管控和不良处置力度。

向来紧跟科技潮流的金融业,此次在科技应用方面继续大步迈进。四大行均已完成DeepSeek(深度求索)部署。

农行行长王志恒称,农行完成了DeepSeek全系列大模型在行内的部署运用,主要在智慧办公、智慧营销等多个领域进行了深入应用,目前已经取得了初步的良好效果。

工行在完成DeepSeek大模型私有化部署的同时,将其接入了自己的“工银智涌”大模型矩阵体系。工行副行长张守川表示,这推动了人工智能大模型的规模化应用,初步形成了行业级的AI应用范式。

建行用高质量文本数据对DeepSeek系列大语言模型进行微调,已形成基于DeepSeek – R1的推理类金融大模型,赋能全集团的应用场景。建行首席信息官金磐石介绍:“截至目前,我行的金融大模型应用已经覆盖全集团一半以上的员工,涉及46个业务领域,200多个场景。”

综上所述,2024年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复杂的金融环境中实现了利润正增长,通过差异化的业务发展策略、精准的信贷投放、有效的资产质量管控以及积极的科技布局,展现出了强大的竞争力和适应能力,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原创文章,作者:半荷mio,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8262.html

(0)
半荷mio半荷mio
上一篇 2025年3月30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30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