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美国联邦调查局突击搜查知名华裔教授王晓峰住宅一事,深入剖析这一事件背后“中国行动计划”可能死灰复燃的迹象,同时回顾了“中国行动计划”的过往及造成的恶劣影响,还提及了近年来美国科研人才外流的现象。
特朗普若重返白宫,那股“反华之风”似乎越吹越猛,其第一任期发起的恶名远扬的“中国行动计划”,如今大有再度肆虐之势。
据美国《印第安纳学生日报》(IDS)的详细报道,3月28日这一天,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突然展开行动,突击搜查了印第安纳大学知名华裔教授王晓峰(Xiaofeng Wang)及其妻子马念丽(Ninali Ma)分别位于布卢明顿和卡梅尔的住宅。此次行动持续了整整一天,FBI查扣了相关物品,然而却始终未透露具体的搜查原因。
FBI发言人克里斯·巴文德(Chris Bavender)通过短信证实,FBI于28日的确执行了法院授权的执法行动,但对于更多细节,他选择了缄默,未向外界透露分毫。
王晓峰社交媒体图
印第安纳州当地媒体《先驱时报》(Herald Times)采访了布卢明顿的居民,据居民们描述,FBI特工在现场停留了将近一整天,国土安全部的人员也出现在了搜查现场。有邻居表示,特工们一大早就来到布卢明顿的住宅开始搜索,不少邻居聚集在附近议论纷纷,但大家都不清楚这对华裔夫妇究竟遭遇了什么状况。
通过门罗县和汉密尔顿县的房产记录可以得知,这两处住所均登记在王晓峰与马念丽名下。马念丽目前担任印第安纳大学图书馆首席系统分析师兼程序员,其职务信息在学校官网仍有显示。
王晓峰可是学术界的重量级人物,他是印第安纳大学伯明顿分校卢迪信息、计算与工程学院教授,在计算机安全领域堪称最知名的学者之一。他身兼数职,是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士(IEEE Fellow)、国际计算机学会会士(ACM Fellow)以及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AAAS Fellow),还曾担任过国际计算机协会安全专委会(ACM SIGSAC)主席。在计算机安全CS ranking方向,他排名世界第一,在安全四大顶级会议上的论文发表数量同样位居世界首位。
针对此次FBI的搜查行动,印第安纳大学的一位发言人并未说明王晓峰是否仍在该校任职,而是让《印第安纳学生日报》向FBI询问相关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王晓峰的个人资料已从卢迪学院网站被删除。网页存档显示,王晓峰自2004年起就进入印第安纳大学任职,曾任该院副院长,主导过一个价值近2300万美元的研究项目,并且担任安全与隐私研究中心主管。
卢迪学院已撤下王晓峰的个人介绍
不过,王晓峰的名字依然出现在了印第安纳大学2025年秋季学期研究生独立学习的日程安排中。在安全与隐私研究中心的网页上,他仍被列为该中心的主管。根据该网站介绍,他的研究重点是系统安全和数据隐私,专长是与移动和云计算以及人类基因组数据相关的安全问题。
王晓峰教授此次的遭遇,让外界不禁担忧“中国行动计划”是否真的死灰复燃了。“中国行动计划”于2018年11月启动,特朗普政府当时要求94个地区司法部门每年至少提出一至两起针对中国的诉讼,美其名曰防止中国“从美国窃取信息”。美国情报机构更是以该计划为借口,凭空捏造“中国学术间谍”,制造了一起又一起的冤案。
2022年2月23日,拜登政府宣布终止了特朗普政府期间启动的“中国行动计划”,但该行动所导致的寒蝉效应却依然存在。
香港英文媒体《南华早报》指出,“中国行动计划”自实施以来,并未揭露任何一名所谓的“间谍”,但许多接受调查的研究人员却因此失去了工作,生活也被彻底打乱。
其中,陶丰就是一个典型的受害者。他是根据该计划被起诉的首个华裔学者,同时也是最后一个结案的涉案人。2024年7月,因证据不充分,他被指控的10项重罪得以全部撤销或推翻。
英国《独立报》今年1月报道,陶丰对事发时自己就职的堪萨斯大学提起诉讼,指控该校“积极”配合时任美国特朗普政府的“猎巫计划”,向FBI进行不当举报,其“恶劣行为”导致陶丰的生活、工作、声誉以及财务都陷入了混乱。
早在去年美国大选之际,遭受“中国行动计划”迫害的华裔科学家就表达了担忧,他们认为无论美国新总统是谁,这种伤害仍会持续。为了阻止胜选的特朗普重启“中国行动计划”,彭博社曾“苦口婆心”地劝告称,该计划此前不仅已经失败,且若重新恢复将“正中中国下怀”,此举不但会破坏美国的创新,还会让中国在科技竞赛中占据上风。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在美国政府的歧视性打压政策下,越来越多的在美顶尖科学家选择回国任职。中国高校和科研机构涌现出一股世界顶尖科学家的“加盟潮”,其中不仅有中国出生的华裔学者,也不乏外国学术专家。
3月27日,美国《自然》杂志公布的民调结果显示,在超1600名受访科研人员中,超75%正考虑离开美国。
此前离开西方前往中国的顶级美籍华裔数学家丘成桐去年12月接受采访时表示,过去十年,美国政府对中国科学家表现出严重歧视,这些科学家除了离开美国别无选择,因为他们只有在支持性的研究环境中才能展现出最佳工作状态。他同时指出,这种人才外流对美国来说是不幸的,因为这将会削弱其自身的研究能力。
本文围绕FBI搜查华裔教授王晓峰住宅事件,揭示了“中国行动计划”可能死灰复燃的情况。回顾“中国行动计划”过往造成的诸多冤案及不良影响,凸显了美国政府此举的荒谬与不公正。同时,指出美国歧视性政策导致科研人才外流,这不仅损害了科研人员的权益,也将对美国自身的科研创新能力造成负面影响,而中国则迎来了科研人才回流的机遇。
原创文章,作者:甜雅mio,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8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