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o进军家庭机器人,能否开辟新赛道?

vivo宣布成立“vivo机器人实验室”,正式进军家庭机器人行业展开。深入分析了vivo此举背后的战略考量,从技术复用、用户需求导向等方面阐述其合理性,还探讨了科技企业推动社会进步的不同境界,以及vivo在家庭机器人领域的未来展望。

刚刚,vivo传来一则重磅消息,宣布要有大动作。

在2025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的现场,vivo正式官宣成立“vivo机器人实验室”,这标志着它正式进军家庭机器人行业。一边是在大会上进行官宣,另一边在某招聘平台上,vivo已经开启了年薪百万的招人计划。由此可见,vivo入局家庭机器人赛道,可不是说说而已,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

仔细琢磨vivo这一系列动作,背后颇有深意。当众多友商们纷纷重金押注汽车行业时,vivo为何选择走上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呢?它选择家庭机器人这个大赛道,底气又在哪里呢?接下来,我们不妨透过一些蛛丝马迹,来一探究竟。

vivo做家庭机器人:与其说是跨界,不如说是战略的延续

首先,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vivo有没有造车的能力呢?答案是肯定的。作为头部科技巨头,vivo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具备先进的技术,品牌能力和生态能力也十分强大。其最核心的产品定义能力更是不容小觑,在手机市场占据领跑的市场份额就是最好的证明。

然而,有能力做某件事,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要去做。vivo官宣成立“vivo机器人实验室”,瞄准家庭场景正式布局机器人领域,显然是希望另辟蹊径。在vivo看来,与其跟风去造车,不如去创造更大的价值。

vivo进军家庭机器人,能否开辟新赛道?

实际上,vivo做家庭机器人,与其说是跨界,不如说是其战略上的延续。机器人和手机,看似是两个不同的行业,但从本质上来说,它们属于同样的技术体系。因为二者都是面对C端的终端市场,需要同样的技术体系和能力体系。所以,家庭机器人更像是vivo业务自然生长出来的产物。而自然生长出来的新业务,往往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亚马逊的云业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云计算和电商看似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行业,但实际上二者有着紧密的联系。电商业务规模做得越大,就需要更多的云计算资源来处理大量实时高并发的数据。也正因如此,做电商平台的亚马逊,同样能把云计算做到行业第一。vivo做家庭机器人也是如此。

技术复用与用户需求导向

从技术层面来看,vivo做家庭机器人是对现有技术体系的复用。做机器人有两大最核心的技术体系,一个是“感知”,另一个是“交互”。vivo在做手机的这么多年里,积累起了强大的AI算法技术(蓝心大模型)、影像空间感知技术(MR视觉),做机器人产品的“大脑 + 感知”的核心技术其实已经搭建起来了。

vivo进军家庭机器人,能否开辟新赛道?

vivo做手机和做机器人有着同一个出发点,那就是为了用户。无论是手机还是其他产品,其实都是以用户需求为原点的。以科技为本原,以用户为导向,这也是vivo发展的最大优势。

在vivo看来,用户不是单纯的自然人,而是需求的合集。为什么vivo的手机业务能够如此成功呢?从普通用户的角度来讲,原因就在于三个字“不头铁”。当用户想要更好的视觉体验时,vivo就把高刷护眼屏安排上;用户想要更好的拍摄效果,“底大一级”的传感器、长焦镜头就会被安排上;如果打电话听不清楚,6倍音量、免提增强,AI过滤环境噪音等功能就会出现,让用户的每一通电话都不错过细节。

充分尊重用户需求,以用户为原点出发做技术、做产品,这是过去vivo的成功之道。也正是因为如此,vivo有了蓝晶芯片技术栈、蓝海续航系统、蓝心大模型、蓝河操作系统。

vivo做家庭机器人这件事,其实就像是过去做手机一样,从“需求的第一性原理”出发,去进行技术创新和业务创新。用户购买产品的本质,其实是购买解决方案。用户为什么喜欢屏幕、配置高的手机呢?说白了,是想要更方便、流畅地获取信息和服务。但手机这个产品形态决定了,用户只能通过获取、传递信息来解决衣食住行等需求。而机器人则完全不同,它能构建起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链接。正如vivo执行副总裁胡柏山所言:“机器人可以‘看得懂场景,听得懂需求,给得了回应’”。

由此可见,vivo战略布局落子的背后,永远都是“大写的人”。追本溯源,vivo做家庭机器人,其实也是从用户需求中“长出来”的。胡柏山在演讲中说的一段话十分触动人心。他说:“当‘vivo 看见’通过 AI 大模型把视觉信息转化成语音提示,告诉视障用户‘天空很蓝’、‘夕阳很美’、‘左边的是沐浴露’、‘23号登机口到了’的时刻,是vivo蓝心大模型最有温度的时刻,也是科技最美好的时刻。”技术创新从来都不是冷冰冰的,而是充满人文关怀的温度感。正是这份温度感,让冰冷的技术有了生命力,也正是这样的生命力,推动着整个社会生产力向前发展,不断进步。

科技企业的境界与vivo的探索

回顾互联网、科技赛道发展的这么多年,我们见证了无数新兴企业、科技巨头的兴衰交替。有些企业昙花一现,而有些企业则最终成为数字社会的基础设施,推动着人类历史滚滚向前。在这个历程中,真正推动社会进步的科技企业大概都经历过三种境界。

第一种境界是做极致的产品。比如做相机的索尼,它用产品满足用户需求达到了极致。第二种境界是做繁荣生态。比如谷歌做安卓生态,苹果打造iOS生态。而第三种境界,也是最难达到的,就是成为基础设施,推动整个人类社会生产力进步。

科技的本质是什么呢?是工具,是先进生产力。手机作为通信工具,一开始只是用于电话短信,到了智能手机时代,有了一整套操作系统、应用生态,承载各种服务,于是手机成了新的生产力平台。在这个过程中,手机厂商其实就成了某种“基础设施”。

而现在,有了AI之后,那么下一个生产力基座是什么呢?是不是机器人呢?这个问题,可能依旧需要时间来回答。不过,一家伟大的科技企业,在做到了极致的产品、繁荣的生态之后,最终还是会去探索下个时代的生产力基座。就像微软做出了Windows,谷歌做出了Chrome,苹果做出了MAC,如今它们都聚焦到AI这个赛道上来。今天的vivo,也同样如此。

机器人是不是新的生产力基座?也许需要vivo用业务探索来给出答案。这也可能是为什么vivo要坚定地做家庭机器人的原因之一。

对于vivo自身而言,成立机器人Lab,布局家庭机器人赛道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沿着这一领域持续创新,创造更深远的社会价值,才是全体vivo人在新时代的使命所在。

未来可期

消费级机器人是个大赛道,是新质生产力的代表。这个赛道需要人工智能、MR、6G等诸多前沿技术的应用,也需要有务实的巨头来推动。如今,在这盘新质生产力创新的棋局中,vivo已经下完了起手式。未来它还会如何落子,值得我们期待。

本文详细介绍了vivo宣布成立“vivo机器人实验室”进军家庭机器人行业这一事件,分析了其战略选择背后的原因,包括技术复用、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等。同时探讨了科技企业推动社会进步的不同境界,指出vivo此举可能是在探索新的生产力基座。最后强调vivo在家庭机器人领域迈出第一步后,持续创新创造社会价值的使命,并且对其未来发展充满期待。

原创文章,作者:宫古千凡,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8847.html

(0)
宫古千凡宫古千凡
上一篇 2025年3月30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30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