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民谈国际贸易战及国内经济多领域发展

本文聚焦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上朱民的观点,围绕美国加征关税、国际贸易形势、国内经济发展、消费市场、房地产与股市情况以及人工智能对制造业的影响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在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上,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的朱民格外忙碌。他有着丰富的履历,曾担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还出任过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多年来,他始终深耕于国际金融、宏观经济管理等领域,进行着深入且专业的研究。

朱民谈国际贸易战及国内经济多领域发展

当谈到近期美国政府对中国输美商品连续加征关税这一热点话题时,朱民明确指出,美国这种单边加征关税的做法,是对国际经济秩序的严重破坏。不过,他也表示,随着我国对外贸易多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国内一系列鼓励出口政策的有效实施,中国已经具备了充分应对国际贸易战复杂局势的能力。但与此同时,全球经济低增长、逆全球化等诸多问题,也将给国内经济的长远发展带来严峻挑战。

朱民还进一步分析道,当下反全球化进入了“特朗普2.0”阶段,贸易已不再是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贸易占GDP的比重将会逐渐下降。中国加入WTO后,曾有力推动全球贸易占GDP的比重快速上升,从不到40%迅速涨至60%。然而,自2008年以后,这一比重就一直在波动,预计从今年开始将会呈现下降趋势。这意味着贸易的增长速度会低于GDP的增长速度,这对于中国以及全球发展中国家来说影响巨大,因为这些国家大多是以贸易为主导的经济模式。面对这样的现实情况,我们不能仅仅依赖外部市场,必须将目光更多地投向国内市场。像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只有将经济重心稳固地放在国内市场上,才能实现经济的稳定发展。

朱民谈国际贸易战及国内经济多领域发展

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而其中提振消费则是最为关键的环节。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该方案有针对性地解决制约消费的突出矛盾问题,并对城乡居民增收促进、消费能力保障支持、消费环境改善提升等八个方面30项重点任务进行了详细部署。

有记者提问:“作为一名经济学家,您的经历比一般人要丰富得多,能够敏锐地洞察经济发展的方向。但对于大多数老百姓来说,他们如何才能切实感受到这些方向的存在呢?”

朱民回应称:“目前相关政策正在逐步落实,其中特别核心的部分就是关注民生,要让老百姓有切实的良好感受。我们之所以选择扩大财政赤字,而不是简单地扩大长期国债,是因为长期国债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而财政赤字可以用于一般性支出,且大部分一般性支出都与民生相关。现在新的财年才刚刚开始,我有足够的信心看到财政支出会更加偏向民生领域。”

朱民谈国际贸易战及国内经济多领域发展

对于公众普遍关心的房地产市场,《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中着重强调要释放住房需求潜力、降低住房消费成本,以此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2025年1 – 2月,全国新建商品房和二手房成交总量实现了同比正增长,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指数自去年10月以来连续4个月降幅收窄,这表明我国的房地产市场正呈现出逐步企稳的态势。

朱民谈国际贸易战及国内经济多领域发展

记者接着问道:“房子还有可能再涨起来吗?”

朱民明确表示:“很难。原因很简单,就是人口老龄化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房价要上涨并非易事。现在政策大力支持发展租房市场,为此专门安排了两万亿财政资金,鼓励地方政府收购一部分存量房子并将其转化为租赁房源。居民每月承担的房租会根据自身收入水平进行调整,所以在住房选择上,个人应该保持信心。”

朱民谈国际贸易战及国内经济多领域发展

对于股市,《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要加强战略性力量储备和稳市机制建设,通过多种举措稳定股市,提升市场的稳定性和投资者的信心,为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增长营造稳定的资本市场环境,进而促进消费市场的发展。

记者又问:“股市怎么能让中国人有信心呢?”

朱民解释道:“股市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从来不能保证永远增值。目前我们实施的一些政策,比如低利率政策和宽松的流动性环境,对股市是有利的,至少是比较友善的。不过,股市的上涨主要取决于企业的发展状况,并非由政府决定。如果政府强行拉高股市,最终还是会跌下来。所以作为普通百姓,不能期望政府直接把股市拉上去,这是不现实的,投资股市更多的是个人的选择。对政府来说,重要的是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让企业能够持续增长和发展,同时开发新的金融产品,为居民提供更多的投资工具,这才是政府应该关注和努力的方向。”

朱民谈国际贸易战及国内经济多领域发展

除了楼市和股市,随着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的蓬勃兴起,数据正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资本。2022年12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正式对外发布,该意见从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等多个方面构建了数据基础制度,这有助于充分激活数据要素的潜能,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朱民谈国际贸易战及国内经济多领域发展

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每个人的生活,并对经济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今年1月,深度求索发布了DeepSeek – R1大语言模型,并同步开源了模型权重。该模型的性能可与世界最为先进的大语言模型之一OpenAI – O1相媲美,但成本仅为其三十分之一。DeepSeek大模型的问世,彻底改变了世界人工智能的格局。

朱民对此评价道:“我一直认为历史是由重大事件来记载的,深度求索发布大模型就是这样一个具有标志性的事件。由于其商业模式的创新,成本大幅降低,现在很多企业可以开始考虑应用大模型来提升自身的效率,无论是服务业还是商业等领域都会从中受益。这极大地提升了国内企业的信心,即使面临外部封锁,我们也能依靠自身的力量取得发展。这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中国最大的资源就是人力资源,如今的人力资源则体现在中国拥有几千万的工程师。中国的硬件和软件实力不断提升,这些成果必然会应用到中国的产业中,因为中国的产业具有最丰富的应用场景。以往难以实现应用,主要有两个障碍,一是成本太高,二是使用美国模型需要将数据交给对方管理,存在诸多不便。而现在我们有了自己的模型,可以自主管理数据并进行垂直应用,所以应用的速度会非常快。”

朱民谈国际贸易战及国内经济多领域发展

截至2024年12月,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的用户规模已达2.49亿人,占整体人口的17.7%,人工智能软件系统及服务广泛应用于金融、工业、农业、医疗等多个领域,行业应用渗透率达60%以上。

记者最后问道:“如果人工智能与中国的制造业相结合,未来会呈现怎样的发展态势呢?”

朱民兴奋地表示:“那将意味着中国智能制造业的崛起。中国的制造业在全球占据着重要地位,占全球制造业的30.3%,是美国、日本、德国和韩国的总和。回顾改革开放的四十年,前二十年中国的制造业以价格低廉在全球市场立足,后二十年中国的制造业不仅价格便宜而且质量优良。未来二十年,中国的制造业将朝着既便宜又好且富含科技含量的方向发展。顺便提一下,未来一定是电动车的时代,因为未来是无人驾驶的时代,而无人驾驶必然依托于电动车,传统汽车在无人驾驶领域存在先天不足,一旦落后就很难追赶。”

朱民谈国际贸易战及国内经济多领域发展

谈起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前景,朱民显得格外激动。他坚信,在人工智能的有力赋能下,中国制造业将迎来新一轮的转型升级,不仅能够在全球竞争中占据更为有利的位置,更将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

本文围绕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上朱民的观点展开,分析了美国加征关税对国际经济秩序的破坏,指出中国虽能应对国际贸易战复杂局势,但全球经济问题仍带来挑战。强调扩大国内需求、提振消费的重要性,并对房地产、股市等市场进行解读。同时,阐述了数据作为新资本以及人工智能对各领域的影响,尤其看好人工智能赋能下中国制造业的崛起。

原创文章,作者:六合柯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9140.html

(0)
六合柯慧六合柯慧
上一篇 2025年3月31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3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