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于擎朗智能发布的首款人形具身服务机器人XMAN – R1,介绍了其设计理念、功能特点,阐述了“机器人岗位化”概念,分析了具身服务机器人的市场前景,还提及擎朗智能在服务场景的积累以及XMAN系列与现有机器人的协同合作,展现了擎朗多形态具身服务机器人矩阵的完善及未来发展方向。
在当今时代,服务行业的需求日益复杂多样。为了更好地满足这些需求,知名服务机器人企业——擎朗智能于今日正式发布了旗下首款人形具身服务机器人XMAN – R1,旨在打造一个多形态具身服务机器人协作的全新生态。
据详细介绍,XMAN – R1的设计理念紧紧围绕“岗位化、亲和力、安全性”展开,这使得它能够高度适配擎朗智能长期深耕的各类服务行业场景。目前,XMAN – R1已经具备强大的服务能力,能够在服务场景内出色地完成“点单 – 配餐 – 送餐 – 收餐”等一系列长任务闭环。而且,它的发展潜力巨大,未来还将朝着更多未知的场景进行积极探索。
在岗位化维度上,XMAN – R1展现出了卓越的学习能力。它深入学习服务人员的动作逻辑与姿态,从双手递物这样的细微动作到移动控制的精准操作,都能完美融入场景需求,高度贴合岗位特征。并且,它还能与擎朗的配送、清洁机器人进行合理分工协作,大大提高了服务效率。为了更好地融入服务场景,XMAN – R1在外观设计上参考了人体比例,巧妙地打破了传统机器人的机械感,融入了科技与稳定的设计元素。同时,它还配备了大语言模型、表情反馈等拟人交互功能,极大地提升了服务的亲和力,让顾客感受到更加温馨、亲切的服务体验。
安全性是服务机器人至关重要的一环。XMAN – R1在这方面表现出色,它搭载了11项多模态传感器,并结合自研三维重建技术,能够实现360度高精度感知。凭借强大的智能避障能力,它可以充分保障人机协作及人群的安全,完美延续了擎朗服务机器人的安全基因,能够很好地适配餐厅、酒店、医院等高频人群密集场景。
值得一提的是,擎朗智能首次提出了“机器人岗位化”这一创新概念。该企业认为,“岗位化”模式能够更快地推动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应用。对应岗位规范化流程,具身服务机器人的工作内容可以被精确地描述,工作结果也可以被标准化评估。这将非常有利于在商业环境中形成机器人能力的闭环。通过不断地复制“岗位化”工作模式过程,擎朗人形具身服务机器人将不断学习和拓展多样化工作能力,持续增强基础动作模型能力,从而实现更广泛的落地场景应用。
根据IDC的预测,具身服务机器人自2025年开始将逐步落地,到2030年全球具身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将近939亿美元,将实现86.2%的高速复合增长。从餐饮、酒店、商超、文娱到医疗、金融、康养等各个细分领域,都展现出了强劲的增长潜力。
擎朗智能在服务场景领域已经深耕了15年,累计部署了超过10万台配送、清洁等专用型机器人,业务覆盖全球60多个国家、超600个城市及地区。这些机器人不仅仅是提高效率的工具,更是重要的数据入口。它们日均产生数亿条环境数据、数千万次人机交互记录,构建起了全球海量服务机器人场景数据源。
擎朗XMAN系列将与擎朗现有的专用型具身服务机器人实现数据共享与任务协同,能够无缝融入擎朗的商业生态,从而完成服务场景的更多闭环任务。在餐厅中,XMAN – R1可以独立完成取酒、倒酒、放置托盘等配餐动作,并通过机器间任务调度,将餐品交接给配送机器人T10,由T10按照最优路径送餐,最后XMAN – R1还能完成桌面清理任务。在酒店内,XMAN系列未来将与大载重配送机器人S100、清洁机器人C30等协作完成迎宾、行李配送、商业清洁服务等。
随着擎朗XMAN系列人形具身服务机器人、以及清洁机器人家族新品、配送机器人新品的矩阵化推出,擎朗的多形态具身服务机器人矩阵得到了进一步完善。未来,擎朗能够根据不同商业需求提供量身定制的多形态具身服务机器人解决方案,以岗位化分配任务环节,从容应对服务场景内的更多复杂需求。
擎朗智能发布的首款人形具身服务机器人XMAN – R1,包括其设计理念、功能特点、“机器人岗位化”概念及市场前景。擎朗智能凭借多年服务场景的积累和多形态机器人矩阵,有望在具身服务机器人市场中占据优势,为服务行业提供更全面、高效的解决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六合柯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9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