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小米SU7爆燃致3人遇难这一热点事件,详细介绍了事件经过、小米公司的回应、事故可能的原因,还回顾了小米SU7此前发生的多起事故,同时提及小米汽车的销售情况和交付目标。
4月1日,通常是雷军在微博上分享喜悦、庆祝小米SU7第一季度交付量佳绩的日子。然而,今年的这一天,雷军的微博却显得格外安静,没有了往日的热闹与欢呼。
原来,3天前,一则令人痛心的新闻在市场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小米SU7爆燃事故导致3人不幸遇难。
4月1日当天,#警方回应小米SU7高速车祸致3死#、#小米回应SU7高速上碰撞爆燃#、#小米SU7被曝高速上碰撞爆燃致3死#等话题词条,如同接力一般轮番登上热搜,引发了广大网友的高度关注和热烈讨论。
受此事件的影响,港股小米集团的股价在午后出现了大幅跳水。截至收盘时,股价下跌了5.49%,最终定格在46.5港元。
从网上流传的视频和图片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事故现场的惨烈状况。在安徽的一条高速公路上,一辆新能源车撞上了中间的护栏,随后起火燃烧。被烧毁的车架明确显示,事故车辆正是小米SU7。其电池舱区域有明显的燃烧痕迹,车头部分已经基本完全毁坏。
有自称是车乘人员家属的网友悲痛地表示:“3月29日晚,车辆撞击护栏后车门锁死,电池爆燃,车上的三个人就这样活活被烧死了。”
据悉,这起悲剧发生在安徽省铜陵市。三名司乘人员从湖北自驾小米SU7前往安徽参加考试,当车辆行驶到铜陵市G0321德上高速枞阳至祁门路段时,不幸发生了事故。目前,事故车辆已被交警暂时存放保管。铜陵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高速三大队回应称,专案组已经介入调查,将全力查明事故的真相。
针对这起严重的事故,《国际金融报》的记者致电了小米汽车客服。客服回复称:“目前公司已经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小组赶赴现场。暂时还没有关于事故的相关信息,后续的调查情况将在第一时间进行发布。”
一位电池行业的资深人士向记者解释了可能导致事故的原因。他表示,锂电池使用的是电解液性质的液体,当车辆在高速行驶过程中,电池内部的锂会变得非常活跃,从而产生巨大的热量。也就是说,在纯电车行驶过程中,外部撞击可能会造成电车电池短路,液态电解液淅出,再加上外部被动防护部件失灵,就会造成起火的风险。
该人士还指出,车辆一般都会设有相关的防护装置,当遇到相关撞击时能够立即给电池降温。“但这个车可能因为电路在撞击中受损,无法进行相关层级的保护。加之现在电车整体都是电路,燃烧后最先毁坏的就是电路。如果电动车门没有手动锁设计,很容易就打不开了。”
随着事件的持续发酵,中午时分,小米公司发言人在微博上对此次事故进行了回应。然而,声明中对大众最为关注的车门锁死以及电池爆燃问题并未给出明确的说法,只是表示碰撞发生后立即与车主取得了联系,了解到非车主本人驾驶,事发后第一时间成立了专项小组全力配合警方工作,并摘要了部分提交给警方的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小米汽车第一次因事故产生舆情。
今年新年伊始,“小米SU7侧翻起火十余路人抬车救人”的话题就冲上了微博热搜。当时事发地在吉林省辽源市,一台出租车与一台小米SU7相撞,小米SU7整车侧翻,零件散落一地,前侧车轮伴有明火,并有乘客被困车内,情况十分危急。
(图源网络)
所幸的是,在现场十余名热心群众的帮助下,被困的司机与乘客被成功救出,救援时明火也被及时扑灭。当时有网友表示,从车辆的受损情况来看,这起事故堪称小米SU7上市交付以来最严重的一起。
再往前追溯,2024年11月,多地传来了小米SU7标准版自动泊车故障的消息。有媒体统计,超70位小米SU7标准版车主在11月14日中午至11月15日凌晨,因自动泊车功能故障,导致车辆在泊车过程中发生了剐蹭和碰撞,甚至有车主遭遇了撞车事件。
(图源网络)
更早以前,在小米SU7发售不久,一位广东佛山的车主在高速公路上驾驶小米SU7时,两次经历了智驾失灵和紧急制动功能失效的情况。当时,小米服务团队将这两起事故分别归因于软件问题和硬件问题,但并未给出具体的说明。
类似的事情还发生在一位湖南车主身上。2024年5月,他在停车过程中,小米SU7的刹车疑似突然失灵,车内发出警报声,车载屏幕随后出现了“制动系统故障”等4条异常信息。事发后,小米对这辆车进行了检查,并表示该事故系电子软件问题,同样没有就事故的深层次原因展开说明。
同月,还有媒体报道,一位小米SU7车主在高速公路上开启自动驾驶NOA功能时,车辆未能及时做出反应,结果追尾了前车特斯拉。但由于该车的行车记录仪并未自动保存追尾画面,小米汽车售后表示,由于缺少行车记录,无法准确判断事故的原因。
尽管小米SU7多次出现事故,但令人意外的是,这并未影响小米汽车的畅销。去年全年,小米汽车的交付量达到了13.69万4辆,超额完成了最初定下的10万辆销量目标。今年开年以来,小米累计交付的汽车数量已经超过了4万辆。
路边的小米汽车 (吴典 摄)
数日前,小米集团发布了“史上最强年报”。尽管造车业务仍处于亏损状态,但随着销量的不断提升,小米SU7单车的亏损正在逐渐收窄。同日,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在微博发文称:“我们交付了第20万辆小米汽车。”
按照雷军的说法,小米汽车一直在全力提升产能,2025年全年的交付目标已经提升至35万台。他还透露,小米汽车目前已连续5个月交付超过2万辆。
本文围绕小米SU7爆燃致3人遇难这一核心事件,详细阐述了事件的经过、各方反应以及可能的原因,同时回顾了小米SU7此前的多起事故。尽管事故频发,但小米汽车的销量却依然可观,且交付目标不断提升。这提醒小米在追求销量的同时,应高度重视产品质量,加强安全性能的提升,以保障消费者的生命财产安全。
原创文章,作者:半荷mio,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10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