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虹口区举办“社区我最‘虹’”社区工作者劳动竞赛的相关情况,包括活动背景、发布的举措、竞赛内容、参赛人员表现及竞赛结果等,还提及了虹口区后续推进“全岗通”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计划。
为了充分展示社区工作者的风采,进一步打造一支业务精湛、能力全面的“全岗通”社区工作者队伍,4月1日,一场备受瞩目的“社区我最‘虹’”——虹口区社区工作者劳动竞赛在虹口北外滩盛大开赛。来自全区8个街道的社区工作者们齐聚一堂,在赛场上同台竞技,各自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和专业素养。
“全岗通”工作机制早在2016年就发端于虹口区。多年以来,作为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的重要手段,虹口区的“全岗通”品牌不断升级迭代,从最初的1.0技能通,到2.0服务通,再到如今的3.0治理通。在这个过程中,一批又一批社区工作者不断成长起来,他们不仅精通本岗位的业务知识,还熟悉其他岗位的基本业务,逐渐成为基层党建、治理和服务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为了全方位地为“全岗通”队伍建设赋能,在活动当天,《虹口区关于加强“全岗通”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若干举措》正式发布。该《若干举措》聚焦于“选育管用”全链条培养机制,进一步围绕强化源头储备、强基赋能、严管严治、激励关怀等多个方面展开。它将推动落实社区工作者队伍的全过程统筹、全周期培养、全过程管理和全方位保障。以实施社区工作者“十百千”人才工程为重要抓手,着力培育十名社区工作者领头人、百名社区工作者中青年骨干、千名社区治理力量,积极探索形成从社区志愿者到楼组长、见习社工、社区工作者的发展路径,持续为社区治理注入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
活动现场还举行了一系列具有重要意义的环节。4名来自高校的专家和基层一线的实践者受聘担任虹口区社区治理导师,同时发布了社区治理志愿者招募令。本次劳动竞赛主要分为社工专业知识竞赛部分和专业技能挑战赛部分。经过各街道的初赛选拔,来自全区8个街道的8支参赛团队和8名个人成功跻身区级复赛,他们将在复赛中全方面展示自己的社工技能。
在社工专业知识竞赛部分,社工们如同闪耀的“虹”光,通过限时必答题和自由抢答题,充分展现出他们对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公共服务等方面知识的熟练掌握程度。他们在赛场上思维敏捷、对答如流,彰显出扎实的专业功底。
在专业技能挑战赛部分,竞赛围绕社区治理中常见的各种问题展开。比如噪音扰民导致邻里矛盾,该如何化解纠纷;加装电梯时一楼业主坚决反对,怎样兼顾居民利益;绿化是否修剪居民意见不一,如何达成共识;老小区停车难问题该如何解决;台风来袭,应急预案应如何制定;水管爆裂阻断道路,怎样进行处理;楼体外墙脱落险伤儿童,如何保障居民安全等。面对这些复杂的问题,8支参赛团队化身“最强大脑”,充分运用他们在日常工作中积累的解题思路和方式方法,进行了精彩的应对和展示。
北外滩街道久耕居民区居委主任周嘉麒是一位1996年出生的年轻社工。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社区工作千头万绪,而“全岗通”竞赛对于提升解决问题的专业能力有着极大的帮助。他举例说:“例如居民楼的漏水问题,如果社工不及时干预,涉事各方很容易陷入情绪而产生矛盾,我们的工作就是利用专业知识来安抚他们的情绪,及时引入各方力量有效干预,让理性沟通替代争吵。”周嘉麒还强调,参加“全岗通”竞赛不仅对提升他的业务水平大有裨益,更增加了他对这份职业的归属感,这对于社工岗位能够留住青年人才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竞赛结果揭晓。来自北外滩街道久耕居委会的“耕创久久”队获得团队冠军,广中路街道同济里居委会的“相亲相爱一家人”队获得亚军,曲阳路街道赤三居委会的“赤焰先锋”队获得季军。在个人赛中,来自江湾镇街道奎照居委会的张倩获得个人冠军,曲阳路街道运二居委会的徐晶获得亚军,四川北路街道邢长居委会的韩嫣雪获得季军。
据介绍,下一步虹口区将深入推进“全岗通”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不断优化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强化“理论 + 实训 + 项目”三位一体分层分类培训模式,强化作风建设和常态化管理,推进典型选树、落实工作保障。通过这些举措,着力提升社区工作者的履职能力,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书写新时代“全岗通”社区工作者服务群众、保障民生的治理新篇。
这场由虹口区委社会工作部、虹口区总工会主办,北外滩街道承办的活动,吸引了200多人到现场观摩。
本文围绕虹口区举办的社区工作者劳动竞赛展开,介绍了“全岗通”工作机制的发展,竞赛期间发布的队伍建设举措,竞赛的具体内容和参赛人员表现,以及最终的竞赛结果。同时还提及了虹口区后续推进“全岗通”队伍建设的计划,此次竞赛不仅展示了社区工作者的风采,也为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持。
原创文章,作者:半荷mio,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10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