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电车所谓的优点展开讨论,作者以独特的视角,通过对电车在费用、使用场景、体验感、技术等多方面所谓优点进行一一反驳,阐述了普通家庭购买电车可能并非明智之选的观点。
在当下的汽车市场中,电车逐渐成为热门话题,许多人对其优点赞不绝口。然而,我深知自己接下来要说的内容可能会引发诸多争议,甚至招来不少骂声,但我依旧坚持自己的观点。接下来,我将为大家列举那些被人们广为宣扬的电车所谓的优点,并逐一进行反驳。首先,大家普遍认为电车的电费便宜,其费用基本是油费的七八分之一。乍一听,这确实是一个很诱人的优点。但我们不妨来算一笔账,对于一个普通家庭而言,一年的行驶里程其实并不多。大部分普通家庭一年最多也就行驶1万公里左右,甚至更多的人一年的行驶里程仅在5000 – 6000公里。按照这样的行驶里程来计算,一年的油钱也就2000 – 3000元。而且,在可预见的未来,电车的价格比油车贵个几万是很正常的现象。从省钱的角度来看,电车和油车在总体花费上其实相差不大。对于那些一年只开5000 – 6000公里的人来说,如果选择购买电车,那可真是血亏。还有人觉得,买了电车多跑一点就划得来了。但我想说,对于家里条件一般的人而言,有这种想法的人简直就是妥妥的大冤种。要知道,车本身就是一种消耗品。如果为了让电车显得更“划算”而经常开车出去玩,那么各种额外的开销也会随之而来,比如停车费、过路费等。而且,车子经常外出,被剐蹭的概率也会大大增加。有些人甚至为了一部电车,买个菜都要开车,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是省了钱,但实际上却在无形之中增加了许多不必要的开支,这其实是在为国家GDP做贡献,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省钱。
也有人说新能源车的体验感好,甚至在里面开着空调睡觉都行。但仔细想想,不管是燃油车还是电车,当我们刚买完车的时候,可能会恨不得一天24小时都待在车里。然而,这种新鲜感能持续多久呢?你不妨试试,一个月之后,当你没事干的时候,你还会经常一个人坐在车里吹空调吗?家里的房间不香吗?显然,所谓的在车里开空调睡觉的体验感,只是一时的新鲜,并没有实际的长期价值。有人认为电车的驾驶体验感比油车好,对此我只能说这是在放屁!油车经过了上百年的发展,其技术早已经成熟得不能再成熟了。我并不否认电车的体验感可能会好那么一点,但说实话,也就只是好那么一点点而已。而且,也有一部分人更喜欢油车那种传统的驾驶体验感。所以,不能一概而论地说电车的驾驶体验感就比油车好。还有人寄希望于随着技术的发展,电池会越来越成熟。但我想说,电池就是电池,它有其自身的物理特性和局限性。就拿快充来说,假如真的能实现10分钟充满电,你敢经常让你的车去充吗?频繁的快充必然会对电池造成损伤,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另外,现在400公里纯电续航的新电车在高速上,实际只能跑个300公里左右。你再试试开了4 – 5年的电车去跑高速,续航里程肯定会大幅下降。就算以后技术有所提升,顶多也就是再多几百公里的续航,但这根本不可能解决掉电车的真正痛点,比如充电时间长、充电桩分布不均等问题。
对于大多数普通家庭来说,电车所谓的优点,不过就是画蛇添足罢了。有些人会拿国家提倡来说事,但这真的能成为我们购买电车的理由吗?国家提倡的东西就一定是适合我们每一个人的吗?回想一下,十几年前的一胎化政策,新冠前提倡的扩大内需,让老百姓不要存钱大胆去消费,以及之前的家电下乡政策。说白了,这些政策很多时候是为了国家扩大内需的需要,而不是我们每一个普通家庭的实际需求。我们一定要认清这一点。一句话概括,你要是有钱,买电车玩玩倒也无妨。但如果是普通家庭,为了省钱、为了便利而购买电车,那你就是大冤种,因为从总体花费来看,电车比油车更贵。当然,这里所说的不包括网约车,因为网约车的使用场景和普通家庭用车有很大的不同。
本文作者通过对电车在费用、使用体验、技术发展等方面所谓优点的反驳,指出普通家庭购买电车可能并非明智之选,强调大家应理性看待电车优点,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购车决策,不要盲目跟风。
原创文章,作者:宫古千凡,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10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