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上午,用于海太长江隧道左线的“沧渊号”盾构机首件部件运抵南通市海门区A4标项目施工现场这一事件,介绍了盾构机的运输情况、预计组装和掘进时间,以及海太长江隧道和“沧渊号”盾构机的相关特点,还有海太长江隧道的基本概况。
在4月2日上午,对于海太长江隧道项目而言,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时刻。用于海太长江隧道左线的“沧渊号”盾构机首件部件,稳稳当当地运抵了南通市海门区A4标项目施工现场。这一标志性的事件,意味着本项目正式踏入了盾构施工的准备阶段,为后续隧道的掘进工作筑牢了坚实的基础。
时间来到上午9点,只见两辆卡车满载着“沧渊号”盾构机首部件,缓缓地驶入了施工现场。海太长江隧道HT – A4标项目机电副总工左世荣介绍说,此次进场的盾构机首件设备是后配套2号台车设备。“沧渊号”盾构机早在3月26日就在常熟顺利下线。之后,在工厂里对盾构机进行了模块化拆解。拆解后的台车结构及刀盘边块采用陆运的方式运输;而盾体分块、刀盘中心块、以及主驱动等核心部件,最重的可达330吨。在超宽、超重的情况下,这些部件通过水陆联运的运输方式运抵施工场地。据预计,整个运输过程需要发运100多车次,总共耗时62天。
据了解,“沧渊号”盾构机预计到6月底能够组装完成,7月初就将正式开始发掘进。
海太长江隧道盾构段全长达到了9327米,最高水压为0.75兆帕,最大埋深约75米,具有“长、大、高、深”的显著特点,是世界最长的公路水下盾构隧道。专门为该项目量身打造的国产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沧渊号”更是令人瞩目,其最大开挖直径达16.66米,整机总长176米,总重量超5650吨,创下了国产超大直径盾构机的新纪录。
海太长江隧道目前是国内距离最长、断面最大的水下盾构隧道,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隧”。这条过江通道连接着太仓市、常熟市和南通市海门区,路线全长约39公里,其中过江隧道长约11.2公里。整个项目建设工期为6年,计划于2028年建成通车。
本文围绕“沧渊号”盾构机首件部件运抵海太长江隧道施工现场展开,介绍了盾构机的运输、组装及掘进计划,阐述了海太长江隧道和盾构机的特点与规模,让我们看到了这一重大工程的建设进展和宏伟蓝图,期待其能按时建成通车,为区域发展带来新的活力。
原创文章,作者:六合柯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10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