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美国总统特朗普要求确定“对等关税”展开,分析了该举措对美国自身及欧盟等贸易伙伴的负面影响,同时探讨了欧盟面对美国贸易压力的应对策略,着重提出深化与中国贸易合作这一方向。
3月19日,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教授克劳斯·齐默尔曼在《中国日报》上发表文章。他指出,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期要求相关部门确定与每个贸易伙伴的“对等关税”,这一行为可以说是害人又害己。对于欧盟而言,当下加强与中国的合作,是应对当前诸多挑战的有效途径。
### “对等关税”害人害己
特朗普宣称,征收“对等关税”能够保护美国的产业和就业,还能实现创收。然而,这一论调与实际情况大相径庭。
加征关税必然会导致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这实际上就相当于对美国的消费者和企业征税。对于那些依赖进口原材料的制造商来说,进口成本的上升直接意味着生产成本的增加,而最终为此买单的往往是消费者。与此同时,其他国家会对美国征收报复性关税,这将严重损害美国出口商的利益,使得美国的出口机会大幅减少,进而引发相关行业的岗位流失。加征关税所带来的短期创收,根本无法抵消其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
相关报告显示,美国的“对等关税”对欧盟、巴西、印度等主要贸易伙伴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其中,欧盟可能会成为“最大输家”。因为美国所针对的是欧盟具有竞争优势的汽车等行业。目前,欧洲汽车行业正面临着电动化转型和监管压力等挑战,若进入美国市场的渠道进一步减少,无疑是雪上加霜。
实际上,受影响的不仅仅是汽车行业,机械、制药和航空航天等领域也极易受到贸易壁垒的冲击。这些行业为欧盟的GDP和就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如果它们面临长期的关税战,可能会导致欧盟经济增长放缓、失业增多以及投资减少。
特朗普还进一步给欧盟施压,敦促欧盟大公司将生产线转移到美国,理由是这将创造就业机会并促进美国经济发展。但事实上,美国对欧盟的货物贸易存在逆差,不过在服务贸易方面实现了顺差,所谓“欧盟占美国便宜”的说法并不成立。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威胁加征关税可能是一种战略博弈手段,其目的是迫使欧盟作出让步,购买更多美国产品,或者进口更多的美国石油和天然气。
### 欧盟应当谋求战略自主
文章分析认为,面对美国施加的贸易压力,欧盟有多种应对策略。欧盟可以对美国商品加征关税,让美国货在欧盟市场上价格更高。然而,这类反制措施可能会加剧贸易冲突,最终损害双方的经济利益。因此,更具战略意义的应对措施是促进贸易多元化,不再过度依赖美国。
通过深化与中国的贸易合作,欧盟可以获得更广阔的出口市场,特别是在汽车、奢侈品和制药等高附加值行业。中国目前也面临着美国的贸易挑战,想必愿意与欧盟开展更紧密的经济合作,这可能会带来投资机遇并降低贸易壁垒。
欧盟仍然是一个强大的经济体,拥有庞大的内部市场以及多元化的出口市场。与那些难以承受贸易冲击的小型经济体不同,欧盟具有十足的韧性,可以通过调整贸易战略来缓解美国加征关税带来的压力。此外,欧盟坚定地履行多边贸易协定,这也增强了其应对经济挑战的能力。
面对美国的种种行为,欧盟可能会在经济和外交领域谋求更大的战略自主。欧盟正寻求摆脱对美国的贸易依赖,这种自主性可能会延伸至国防和外交领域。
文章最后强调,美国的“对等关税”可能会适得其反,不仅会阻碍自身经济发展,而且会促使欧盟加速转向更多元、更独立的全球战略。无论如何,欧盟的应对措施将影响国际贸易的未来,并凸显了战略伙伴关系和经济韧性在日益不确定的全球格局中的重要性。
本文聚焦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政策,剖析其对美国自身及欧盟等贸易伙伴的负面影响,探讨欧盟应对策略,强调欧盟与中国合作及战略自主的重要性,凸显该政策对国际贸易格局的影响以及战略伙伴关系和经济韧性的关键意义。
原创文章,作者:小耀,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2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