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石景山区为辖区老年人提供多种服务的情况,包括助餐、助学、帮扶等,通过古城街道的相关活动、助老队的贴心服务、区域养老服务中心的运营以及“慧龄空间”的开放等举措,让老年人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在北京市石景山区,一场为老年居民精心打造幸福晚年的行动正在热烈开展。当地通过一系列丰富多样的措施,如同为老年人送上一份份温暖且实用的“礼物”,全方位提供助餐、助学、帮扶等服务,致力于让每一位老年人都能真正做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4月2日,在古城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成果宣传展示开放日活动的现场,北京青年报的记者了解到了许多令人暖心的细节。针对老年群体,古城街道可谓是用心良苦。一方面,提供了健康讲座、心理疏导等健康服务。健康讲座邀请专业的医生,为老人们讲解常见疾病的预防和保健知识,让老人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学会科学的养生方法;心理疏导则安排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倾听老人们的心声,排解他们内心的孤独和焦虑,让他们的身心都能保持健康,真正实现“老有所学”。另一方面,街道组织了插花、国画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在插花课上,老人们用灵巧的双手将一朵朵鲜花搭配成美丽的花束,不仅提升了审美能力,还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国画课上,老人们挥毫泼墨,描绘出心中的山水画卷,丰富了自己的业余生活,就像是为他们定制了一份专属的“文化大餐”。此外,街道还组建了“雷锋在身边助老队”,专门解决“老老人”们的急难愁盼问题。
其中,天翔社区的助老队表现尤为出色。他们构建了一套完善的帮扶联系与评审制度,就像一张紧密而温暖的大网,为独居、空巢、残疾及高龄老人提供全方位、贴心周到的服务。志愿者们严格依照工作安排,定期上门为老人理发。他们的手艺或许不是最精湛的,但那认真专注的神情,每一个细致的动作,都充满了对老人的关怀。陪老人们聊天时,志愿者们耐心地倾听老人们回忆过去的故事,分享生活中的点滴,让老人们感受到陪伴的温暖。还帮忙料理家务,打扫房间、洗衣做饭,解决老人们生活中的各种难题。
在石景山区的这片土地上,越来越多的助老组织如雨后春笋般落地生根。今年年初,石景山区五里坨街道养老服务中心正式挂牌运营。作为全区首批区域养老服务中心之一,它拥有建筑面积2138平方米、共有三层的宽敞空间。这里集智慧照护、便捷就餐、娱乐学习、医疗保健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智慧照护系统能够实时监测老人的身体状况,一旦有异常情况及时发出警报;便捷就餐区为老人们提供营养丰富、口味多样的餐食;娱乐学习区域里有各种书籍、乐器,老人们可以在这里读书、下棋、唱歌;医疗保健室配备了专业的医护人员和基本的医疗设备,为老人的健康保驾护航,进一步提升了辖区的养老服务水平。
今年3月,石景山区的“慧龄空间”也正式对外开放。“慧龄空间”是国家开放大学发起的一项专注于老年文化教育与社会服务的公益项目。它就像一座知识的宝库,通过整合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强大的社会力量,为老年人搭建了一个专属的学习交流平台。在这里,老人们可以学习电脑知识、摄影技巧、书法绘画等各种课程,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进而打造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文化养老新模式。“慧龄空间”项目在北京市共有10家试点单位,而广宁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则是石景山区的第一家。
北京市石景山区通过古城街道的多样化服务、助老队的贴心关怀、养老服务中心的功能完善以及“慧龄空间”的开放等多项举措,为辖区老年人提供了丰富的助餐、助学、帮扶等服务,切实让老年人实现了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极大地提升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为其他地区的养老服务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原创文章,作者:宫古千凡,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11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