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式培养:破解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难题,订单式职业人才培养:未来职业教育新趋势

本文围绕职业教育中的订单式人才培养展开,阐述了其在产教融合中的重要性、当前的发展情况、优势以及未来进一步推动该模式应关注的层面和具体措施。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里,着重强调了“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产教融合”可谓是职业教育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而订单式人才培养则是达成产教融合、实现校企合作育人的关键形式与重要手段。

当下,许多院校依据和企业签订的人才培养订单,结合自身专业特色以及学生的实际状况,组建特定班级。通过学校与企业全方位的合作来培育职业人才,学生最终只要通过企业的考核,就能实现定向就业。

长期以来,相关部门对职业教育工作极为重视,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在2023年发布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中提出,要“拓展产教融合培养内容”,并且“实行校企联合招生、开展委托培养、订单培养和学徒制培养,促进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各环节”。这些切实有效的举措,积极推动了校企合作向更深入的方向发展。其中,订单式人才培养对于企业和职业院校而言,都成了各自的重要工作内容,逐步构建起专业共建、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资源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合作全新局面。

和以往的校企合作模式相比,订单式人才培养让企业成为了校企合作的直接受益者,实现了学生就业与企业选拔的有效对接。这极大地激发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增强了校企合作的力度,有效地解决了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产教融合“合而不深”、校企合作“校热企冷”等问题。

展望未来,若要进一步推动订单式职业人才培养,需要从产业、企业、院校等多个层面予以关注。

首先,要注重专业与产业需求的对接。除了传统的校企双主体之外,应重点关注政府、行业企业协会参与到订单式人才培养中来,构建多元参与、多方受益的培养格局。职业院校要加大对新产业、新职业的研究力度,密切关注国务院和人社部信息平台公布的新职业及其标准,及时更新专业设置,提前预判市场对职业人才的需求,通过协同合作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

其次,要激发企业的合作积极性。政府可以出台更多的激励政策,比如税收优惠、补贴等,促使企业更加主动地参与订单式培养。职业院校则应结合所在区域和行业,建立重点企业合作名录,主动加强与企业在教学场地、教师、课程、研发等各个领域的全面合作,确保课程内容能够与产业需求同步更新。

最后,职业院校要加强对学生的职业规划指导。学生在选择专业之前,有必要结合自身的兴趣和特长充分考虑,根据就业方向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在签订协议参与订单培养之后,要严格遵守学校和企业的订单约定,达到订单班的“出口”要求,从而实现顺利就业。

本文详细介绍了订单式人才培养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中的重要性和优势,指出了当前政策推动下校企合作的良好局面。同时,针对未来订单式职业人才培养的发展,从产业对接、企业积极性激发和学生职业规划指导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为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思路。

原创文章,作者:小耀,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11625.html

(0)
小耀小耀
上一篇 2025年4月4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4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