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普陀智慧菜场:感受城市治理与民生的融合,上海普陀:智慧菜场打造便民生活新图景

本文聚焦上海市普陀区智慧菜场的升级改造,深入探讨了其在环境优化、运营高效、服务多元等方面的举措和成效,展现了智慧菜场作为城市治理现代化实践和便民生活重要一环的独特魅力。

菜市场,向来是一座城市烟火气的直观展现窗口。然而,传统菜市场普遍存在着环境嘈杂、卫生状况不佳、管理方式粗放以及信息不透明等诸多问题。为了改善这一现状,不少城市积极行动起来,对菜市场进行标准化改造和智慧化升级。上海市普陀区精心打造的“管理标准化、交易数字化、服务便利化”智慧菜场,不仅成为市民“便民生活圈”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更是城市治理现代化的生动范例。这种充满民生温度的智慧化改造,既是推动城市更新的关键手段,也寄托着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美好憧憬。

近年来,随着“人民城市”理念的深入人心,建设“管理标准化、交易数字化、服务便利化”的标准化菜市场,成为上海践行这一理念的重要着力点。自2023年发布示范性智慧菜场建设工作方案后,上海连续两年发布标准化菜市场升级改造工作方案,在强化市场管理制度和智慧管理系统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让传统菜市场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作为上海市中心城区,普陀区较早便开始布局“智慧菜场”的改造工作,致力于打造便民生活圈,力图让智慧化标准化菜市场成为普陀区“为人民办实事”的崭新名片。如今,这里的菜市场究竟发生了哪些新变化?在升级改造过程中又采用了哪些智慧化手段?菜市场运营方和商户对此有何反馈?消费者又有怎样的全新感受呢?

环境优化

“以前来菜市场买菜,体验实在太差了。地上到处都是烂菜叶和杂物,有些摊位甚至得捂着鼻子才能经过。”在甘泉街道的甘泉集市,前来买菜的上海市民张信桐回忆道,“现在可不一样了,身边的菜市场变得明亮又宽敞,空气清新宜人,各个区域划分也十分合理,服务人员脸上都洋溢着热情的笑容。逛菜市场成了一件让人享受的事情。”消费者态度的转变,背后是当地为推动标准化菜市场升级改造所付出的不懈努力。

“升级后的菜市场,通过更加智能化的管理、更加优质的市场环境以及各具特色的便民服务,让市民买菜时更舒心、更放心、更开心。”上海市普陀区商务委市场秩序科科长杜庆丰表示,“除了统一规范的标准设施外,普陀区各街镇、各市场还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属地发展规划,力求实现‘一市场一特色’。”

工作日的清晨,记者走进位于桃浦镇的TAO爱吧生活体验馆(真南市场),只见各类农副产品琳琅满目,前来买菜的居民络绎不绝,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城市烟火气息。近期,作为普陀区首批标准化菜市场升级改造的试点点位,这里引入了先进的数字技术,实现了智慧化管理运营。据了解,TAO爱吧生活体验馆(真南市场)配备了智能客流监测设备,在食品安全、消防安全、垃圾分类等方面也进行了全面的智慧化升级改造,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加便捷、安心的购物体验。

上海市普陀区商务委副主任马浩指出,在升级改造标准化菜市场的过程中,政府要充分发挥引领作用。一方面,要提前做好谋划部署,严格对照标准化菜市场升级改造建设要点和相关要求,高质量完成改造任务;另一方面,要坚守安全底线,以消防安全、食品安全为重点,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此外,还要注重从细节入手,在平价菜供应等方面做深做细,让居民真正享受到实惠。

为了推动标准化菜市场的升级改造,2023年,普陀区制定了《上海市普陀区关于保障主副食品供应及价格稳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对于通过标准化菜市场升级改造验收的市场管理公司,将按照规定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以此鼓励更多标准化菜市场积极开展升级改造。去年7月,普陀区商务委举办了标准化菜市场场长培训会,围绕市场业态布局、摊位管理、融合发展、活动促销、数字化管理、安全生产等内容进行了深入分享,并介绍了运用大数据分析客流量和营业额等现代化运营方式,以提升菜市场的运营管理能力。

“我们邀请专业人士,针对上海市商务委关于标准化菜市场升级改造建设要点进行详细讲解,让菜市场管理公司清楚了解升级改造的具体内容和预期投入,并结合菜市场自身定位和特点提供针对性的指导意见。此外,我们还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及时解决升级改造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杜庆丰表示,“对于商户,我们一方面通过信息系统规范摊位内的卫生管理、垃圾分类、明码标价等,提高服务效能,吸引更多顾客;另一方面,通过数据采集、分析和应用,不断优化商户的经营品类和定价策略,实现精细化运营。”

运营高效

在科技手段的有力加持下,传统菜市场不仅面貌焕然一新,还营造出了更加透明、安心的消费环境。

在甘泉集市,一块大数据显示屏格外引人注目。甘泉集市负责人管志红介绍说:“这块展示屏就像是市民买菜的好助手。上面实时展示着菜市场内的交易信息、农产品检测信息、客流信息、促销优惠信息、商品综合评价排名信息等,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随时获取相关内容。”

“我每次来买菜,都会先看看这块显示屏,了解当天的菜价和优惠信息,提前做好规划,心里有了底,买起菜来更踏实。”张信桐说道。

当菜市场装上了“智慧心”,交易过程变得更加高效、透明。在甘泉集市,几乎每个蔬菜摊位都配备了一台AI识别智能电子秤。记者随手拿起一个玉米放在秤上,电子秤瞬间精准识别并称重,不到1秒就给出了总价。

“菜品放上秤台的同时,集成在电子秤内的AI摄像头就能准确捕捉商品信息,快速读取其品名、价格、规格等,商户无需再手动选品、输入价格,大大缩短了交易操作时间。同时,也减少了人工操作误差,有效提高了菜品信息采集的准确性。”管志红解释道。

智能电子秤的功能远不止于此。管志红介绍,商户的销售数据可以通过智能电子秤实时上传到后台系统,进而生成包括菜价分析、销量分析、经营分析等在内的多维度统计分析数据,帮助甘泉集市更精准地把握商品结构和市场业态的合理性,便于运营人员及时调整运营方向。同时,菜市场还能实时掌握商品交易价格,对异常价格及时预警,确保供应价格总体稳定。

宜昌龙泉市场场长盛嘉敏表示:“进行标准化菜市场升级改造后,市场管理者能够借助科技手段实现数据的实时监控和分析,快速响应市场变化,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管理效率。智慧化改造不仅提升了市场的硬件设施水平,还通过优化服务流程、简化支付方式等进一步提高了服务质量,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安全的购物环境。”

对商户而言,科技手段的引入极大地提高了经营效率,降低了交易风险。甘泉集市商户小陶家每日鲜光禽铺店长汤浩兵说:“菜市场安装了智能监控系统,可以实时监控各个区域的情况,保障了安全和秩序。对我们商户来说,也减少了货品丢失的风险,经营起来更安心。大数据分析系统还能帮助我们预测未来肉品的需求趋势,让我提前做好备货准备,避免缺货或积压。”

“在为经营户提供的‘淘菜猫云商户’小程序中,我们嵌入了店铺运营管理功能,包括商品管理、交易记录查询、经营统计分析等,他们每天都能清楚地了解自己的经营状况,比如赚了多少钱、利润有多少、哪些商品畅销、下阶段该进什么货等。”管志红介绍道。

“菜市场升级后,交易信息更加透明,这对我帮助很大,顾客现在对我越来越信任了。”宜昌龙泉市场商户好侬味糖醋排骨店长王波说。他表示,智慧菜场通过数字化手段,在电子屏幕、手机App端实时展示菜品价格、产地、检测信息等,让消费者在购买前就能全面了解产品信息,增加了消费者对市场的信任和购买意愿,客户黏性大幅提升。

在TAO爱吧生活体验馆(真南市场),智能电子秤的交易数据与菜场移动端小程序“云管家”实现了互联互通,摊位的销售情况、进销存管理、数据分析等都能在小程序中查看,有助于商户进货时精准匹配市场需求,降低经营成本,提高效益。同时,对市场运营方来说,也实现了市场管理经营的高效能。“通过‘云管家’小程序,我们可以实时了解商户的经营状况,更好地结合市场需求为商户提供精准服务。”TAO爱吧生活体验馆(真南市场)负责人田向阳表示。

实时展现商户评价,为消费者提供选购建议,也是普陀区升级改造菜市场的重要举措。“我们推出了‘经营户主体二维码’,投放在商户电子秤的客显屏上,消费者打开微信扫一扫,不仅能查询到该商户的详细信息、菜品的溯源信息,还能提交对经营户的评价、意见和建议。这些评价信息可以为其他消费者选购提供参考。”管志红说。

信息收集高效,市场管理精准,让整个“菜场生态”形成了良性闭环。在永昌市集龙盛店,智慧化市场管理系统整合了水电费、食品安全台账、市场人员管理等模块,能自动高效收集并整理各类信息,提升了市场管理效率。同时,通过系统采集到的量价交易数据,菜市场在实现信息统计分析、监测预警等智慧化运行管理的同时,也能为政府部门的市场保供、价格监测、应急处置等提供数据支持,更好地保障市民的生活需求。

服务多元

菜市场不仅是保障市民“菜篮子”的重要场所,也是展示城市形象和民生温度的重要窗口。经过升级改造,普陀区的菜市场环境更加整洁、管理更加智慧、业态更加丰富多元,成为市民“便民生活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如今普陀区的不少菜市场积极推动业态融合,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甘泉集市整合了缝补衣物、钟表维修、理发等多种便民服务业态,市民在这里可以实现“生活内容全覆盖”;改造后的TAO爱吧生活体验馆(真南市场)更加精致,各类产品供应充足,还配备了超大停车场,成为居民休闲购物的好去处。

位于普陀区的高陵集市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以菜市场为核心,着力打造具有“烟火味、好滋味、人情味”的数字化社区服务中心,让数字与生活紧密结合,成为周边居民日常生活交流的“会客厅”。通过数字化转型,高陵集市从传统菜市场成功变身网红打卡地,为城市“温暖”IP的打造持续注入活力。

“这里环境整洁,让人心情愉悦,我能在这里逛上半天。”拎着购物袋前来选购菜品的上海市民周晓莉说。记者了解到,改造后的高陵集市在生鲜菜市场的基础上,增加了上海特色小吃馆、服务片区等,服务内容更加丰富多样,在装饰设计上融入了海派元素,摇身一变成为老上海风情网红集市。舒适的购物环境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前来打卡。

高陵集市负责人马莉介绍,高陵集市积极做好菜篮子保供稳价工作,在每天供应新鲜优质商品的基础上,引入了多家知名老字号品牌,将上海特色餐饮文化融入传统集市。目前已有大壶春、小绍兴、小金陵、沈大成、功德林等10多家老字号品牌入驻,市民在这里可以“一站尝遍”上海特色小吃。

高陵集市的二楼是真如镇街道高陵党群服务中心,这里融合了党群建设、社区服务、社区管理等职能,打造了半日学堂、网格化管理指挥中心、百姓大舞台、共享健身房等多元社区交流空间和活动场景。社区食堂、便民驿站等基本保障类业态与老年康护、儿童服务、休闲娱乐等品质提升类业态相互融合,满足了居民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据介绍,高陵集市还设置了“懒人料理专柜”,不仅为周边居民供应平价菜,还在饿了么平台开设阳光菜场,为消费者提供线上线下服务,为市场经营户开辟了更多销售渠道。

标准化菜市场改造需要因势利导,通过不断更新发展模式,适应广大群众日益多样化的主副食品需求和消费需求。“我们将根据实际情况,稳步推进标准化菜市场升级改造,不搞一刀切、不搞批量化,成熟一家改造一家,最终实现普陀区全覆盖。”杜庆丰表示,普陀区将继续探索菜市场智慧化建设思路,以科学化、智慧化管理为手段,持续推进菜市场硬件提升、业态升级和管理方式创新,全面提升菜市场综合管理和服务保障水平,让百姓的“菜篮子”装满幸福感。

本文详细介绍了上海市普陀区智慧菜场的升级改造情况,包括环境优化、运营高效、服务多元等方面的举措和成效。普陀区通过标准化改造和智慧化升级,让传统菜市场焕发出新活力,成为城市治理现代化的生动实践和便民生活的重要支撑。未来,普陀区将继续探索智慧化建设思路,提升菜市场综合管理和服务保障水平,让百姓享受更美好的生活。

原创文章,作者:半荷mio,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1163.html

(0)
半荷mio半荷mio
上一篇 2025年3月19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19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