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于1913年的耶鲁大学蓝甲虫合唱团开启中国巡演的相关情况,包括首场演出的内容、合唱团的历史与传统、对中国的特殊情感,以及演出中的精彩环节和与朵尔童声合唱团的互动等,还介绍了后续的巡演安排。
日前,成立于1913年的耶鲁大学蓝甲虫合唱团(The Yale Spizzwinks)开启了其在中国的巡演之旅,首场演出在上海雷士德工学院旧址礼堂盛大上演。此次演出中,云朵艺术中心朵尔童声合唱团(CC Choir)受上海耶鲁校友会的诚挚邀请,登上了舞台。他们先是深情演唱了温馨动人的《萱草花》,随后又与蓝甲虫合唱团携手合作,共同演绎了经典歌曲《橄榄树》。那悠扬的歌声在空中交织,仿佛架起了一座跨越中美文化差异的桥梁,让现场观众沉浸在音乐的魅力之中。
耶鲁大学蓝甲虫合唱团拥有着长达110多年的悠久历史。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他们始终专注于音乐品质的打磨,致力于推动多元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该团队的成员主要由大一至大三的学生组成,在这宝贵的大学时光里,他们会跟随合唱团开启全球巡演的征程。他们的足迹踏遍了世界的各个角落,纽约麦迪逊广场花园里曾回荡着他们激情四溢的歌声,华盛顿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也见证过他们精彩绝伦的演出。而在中国,北京的故宫和长城,也都留下了他们美妙的旋律。
耶鲁大学蓝甲虫合唱团
朵尔童声合唱团(CC Choir)
值得一提的是,耶鲁大学蓝甲虫合唱团对中国这片土地有着一份特殊的情感。早在2016年,他们就与时任耶鲁校长、心理学家苏必德一同来到中国,展开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巡演。当时,北京大学、湖南大学等高校的校园里都回荡着他们欢快的歌声。到了2019年夏天,蓝甲虫合唱团再次踏上中国的土地,这一次,他们在雄伟壮观的长城上唱响了团歌《Loch Lomond》,那激昂的歌声仿佛与古老的长城融为一体,向世界展示着中美文化交流的美好画卷。
“蓝甲虫”合唱团有着两个独特的老传统。其一,他们承诺每位成员在团的三年时间里,要到全球除南极洲以外的六大洲至少进行一次演唱,让世界都能聆听他们的歌声;其二,无论成员们的家乡是远在天边还是近在咫尺,合唱团都要到每一位现有成员成长的地方举办一场“家乡音乐会”。而此次在上海的演出,正是在上海长大的大二学生吴见赟的家乡音乐会,他也在这场演出中担任了主持人,为演出增添了别样的色彩。
吴见赟与上海耶鲁校友即兴表演
在演出过程中,“蓝甲虫”合唱团为观众带来了一系列精彩绝伦的曲目。其中既有传统的经典之作,也有大家耳熟能详的流行旋律。为了更好地与中国观众进行互动和交流,他们还特意准备了三首中文歌曲,分别是《橄榄树》《好汉歌》和《当你老了》。在排练这些中文歌曲时,合唱团中的四位华裔同学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为其他成员认真做了录音示范,耐心地帮助其他同学进行发音练习,力求将每一个字都唱得准确无误。
此外,合唱团还特别为上海耶鲁校友准备了“校友即兴表演”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校友们纷纷上台展示自己的才艺,现场气氛十分热烈,欢呼声和掌声此起彼伏。值得一提的是,阿卡贝拉是耶鲁大学的特色学生社团活动项目,在上海耶鲁校友会的积极促成下,耶鲁阿卡贝拉合唱团已经数次来华为校友会表演,为校友们带来了一场又一场精彩的音乐盛宴。
此次演出,蓝甲壳虫合唱团的成员和朵尔童声合唱团的孩子们在演出前进行了亲切的交流互动。在彩排间隙,大朋友们与小朋友们还玩起了击掌游戏,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排练场。中美青少年在音乐的陪伴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共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
大手牵小手
一位朵尔童声合唱团的孩子兴奋地说:“这是我第二次和耶鲁大学阿卡贝拉合唱团同台演出,我特别兴奋!哥哥们总是很随和地蹲下来和我们聊天,听到他们美妙的和声我深受鼓舞。我会好好练歌,长大以后也像他们一样,唱着歌环游世界。”
据悉,耶鲁蓝甲虫合唱团的中国巡演还将继续,后续他们还将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北京国图艺术中心,以及南京、成都等地举办演出,让更多的中国观众能够领略到他们的音乐魅力。
本文详细介绍了耶鲁大学蓝甲虫合唱团的中国巡演,从首场演出到合唱团的历史、传统,再到演出中的亮点和互动环节,展示了这场巡演在文化交流、音乐传播以及青少年友谊建立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后续的巡演安排也让人对其充满期待。
原创文章,作者:半荷mio,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1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