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城区秦皇台乡:文化书院成村民“打卡地”

本文聚焦滨城区秦皇台乡的乡村文化书院建设,介绍了文化书院的丰富藏书和多种功能,讲述了其开展的各类活动,包括农业知识培训、文化娱乐活动等,展现了文化书院对村民生活的积极影响,以及当地未来的发展规划。

走进滨城区秦皇台乡鑫隆新村文化书院,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划一的书橱。在这些书橱的书架上,整齐地摆放着政治、文化、科技以及儿童等各类书籍。这里宛如一座知识的宝库,不仅是群众读书学习的绝佳去处,更摇身一变成为开展理论宣讲、文化活动、技能培训的“精神家园”。

值得一提的是,在秦皇台乡,像这样充满文化气息的乡村文化书院已经有8个之多。它们分布在各个村落,犹如一道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为乡村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滨城区秦皇台乡:文化书院成村民“打卡地”

“老师,请问什么时候开始防治麦田杂草?防治害虫有什么好方法?”近日,在富民新村文化书院,一场别开生面的小麦春季管理培训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村民们一个个都听得格外认真,还不时地提出自己心中的疑问,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村民耿兴芬满脸高兴地说:“现在我可是这里的‘常客’。以前村里没啥文化活动,日子过得挺单调的。自从有了文化书院,变化可大啦!经常有老师来教我们唱歌跳舞,还开展农业知识培训,既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又特别实用呢!”

据了解,秦皇台乡紧紧聚焦群众的实际需求,充分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及文化广场等资源,精心打造了集学习、宣讲、科普、娱乐、交流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文化书院。这些文化书院就像一个个文化使者,让优质文化资源逐渐融入到村民的日常生活之中。

每天晚上,各村的文化广场就成了最热闹的地方。富民新村党总支书记张树民开心地表示:“以前没有这个大舞台,晚上村民大多只能在家看看电视或者聚在一起聊聊天,生活比较乏味。如今建起了文化广场,大家有时间就来到这里散散心、锻炼身体、跳跳舞,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夜生活。”

滨城区秦皇台乡:文化书院成村民“打卡地”

同时,秦皇台乡还将乡村文化书院建设与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进行了深度融合,打造出了一批集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惠民服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乡村文化书院。

秦皇台乡党委宣传、统战委员刘玉洁笑着说:“乡村文化书院的板凳越坐越‘热’,成了村民愿意来、喜欢来、经常来的‘打卡地’。”

秦皇台乡文化书院始终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理念,持续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非遗传承、文艺演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将优秀传统文化、文明新风尚等送到了群众的身边。

滨城区秦皇台乡:文化书院成村民“打卡地”

滨城区秦皇台乡:文化书院成村民“打卡地”

在文化书院里,人们在闲暇之余有了更多的选择。可以到书屋静静地品味书香,获取新的知识;可以参与手工制作,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还可以到文化健身广场尽情地唱起来、动起来,强身健体。

如今,秦皇台乡文化书院已经成为群众家门口的“文化客厅”和精神文化生活的“新高地”,如同璀璨的星星,点亮了居民日常的多彩生活。

秦皇台乡党委书记张硕表示:“多彩的文化活动,凝聚了群众力量,激发了内生动力,真正将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服务‘配送到家门口’,让乡村焕发了新活力。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以文化书院建设为抓手,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不断丰富文化产品供给,提升文化服务水平,努力打造文化惠民新高地,让乡村文化书院成为凝聚人心、汇聚力量、促进和谐的精神家园。”

滨城区秦皇台乡的乡村文化书院建设情况。文化书院不仅有丰富的藏书,还开展多种培训和文化活动,满足了村民的学习和娱乐需求。同时,当地将文化书院建设与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融合,打造出多功能的文化场所。如今,文化书院已成为村民的“打卡地”和精神文化生活的“新高地”,未来还将继续丰富文化供给,提升服务水平,促进乡村文化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行云乐易,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1950.html

(0)
行云乐易行云乐易
上一篇 2025年3月20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0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