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详细报道了十四届全国政协原常委、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原主任吴英杰受贿案的一审开庭情况,包括指控的受贿金额、庭审过程,还介绍了吴英杰的个人履历以及其严重违纪违法被“双开”的相关情况。
在法治的庄严殿堂中,每一起案件的审理都彰显着公平与正义的力量。2025年3月20日,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的法庭内,一场备受瞩目的案件一审公开开庭审理——十四届全国政协原常委、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原主任吴英杰受贿案在此揭开帷幕。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三分院的起诉指控如同一记重锤,敲响了法律的警钟。从2006年6月至2021年2月,被告人吴英杰利用其担任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政府副主席,自治区党委常委、政府常务副主席,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党委书记等一系列重要职务上的便利,为有关单位和个人,在工程承揽和企业经营等事项上大开方便之门。而这背后,是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3.43亿余元的贪婪行径。
检察机关秉持着维护法律尊严和社会公正的使命,提请以受贿罪追究吴英杰的刑事责任。庭审现场,气氛严肃而庄重。检察机关有条不紊地出示了相关证据,每一份证据都像是一把利剑,直指吴英杰的违法事实。被告人吴英杰及其辩护人进行了质证,控辩双方在法庭的主持下充分发表了意见,唇枪舌剑间,法律的严谨与公正得以体现。最后,吴英杰进行了最后陈述,并当庭表示认罪悔罪。随着法官的一声宣布,庭审最后,法庭宣布休庭,择期宣判,正义的审判结果仍待揭晓。
公开简历为我们勾勒出了吴英杰的人生轨迹。他为汉族,出生于1956年12月,山东昌邑人。198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4年10月便踏上了工作岗位,拥有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
吴英杰的早年经历有着那个时代的印记。他早年在林芝种畜场当知青,体验着劳动的艰辛与生活的磨砺。之后进入拉萨西郊电厂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1979年,他凭借自身的努力考入西藏民族学院,选择了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开启了知识殿堂的探索之旅。1983年大学毕业后,他进入西藏自治区教育厅工作,从此在教育领域崭露头角。1987年起,他先后担任自治区教科委副处长、教委接受援助办主任、教委副主任、教工委副主任、教育厅副厅长等职,一步一个脚印地成长。2000年,不到43岁的他升至西藏自治区教育厅厅长的位置,可谓年轻有为。
此后,吴英杰的仕途不断攀升。2003年1月,他获任西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后成为自治区党委常委,兼任党委宣传部部长。2006年起担任自治区政府常务副主席。2013年4月起,任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务副书记,自治区党委党校校长。2016年,他成为自治区党委书记,达到了仕途的高峰。然而,2021年10月,他卸任后进入全国人大任职。2023年3月,他开始担任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直至被查,命运的轨迹在此急转直下。
2024年12月10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的通报如同一道惊雷,让吴英杰的堕落彻底曝光。他因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双开”通报详细剖析了他的种种恶行:他丧失理想信念和党性原则,背离初心使命,在贯彻落实党中央新时代治藏方略上不力,大肆插手工程项目,徇私谋利,严重影响了西藏的高质量发展;他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不力,助长了贪腐问题的滋长,破坏了政治生态;他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规接受宴请;组织意识淡漠,在组织谈话函询时不如实说明问题;廉洁底线失守,收受礼品礼金,利用职权为亲属谋求特殊待遇;违规干预执纪执法;家风不正,对家属失管失教;他把公权力当作谋取私利的工具,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工程承揽等方面谋利,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
吴英杰受贿案的审理再次彰显了我国坚决打击腐败、维护法律尊严和社会公平正义的决心。无论职位多高、权力多大,只要触犯法律红线,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同时,吴英杰从曾经的要员堕落为阶下囚的经历,也为广大党员干部敲响了警钟,警示着要坚守理想信念,保持廉洁自律,不忘初心使命,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
原创文章,作者:行云乐易,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2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