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即将迎来120周年校庆展开,介绍了该校标志性建筑“复旦源”落成在即的消息,包括“复旦源”公募启动、获得资助情况,以及“一源五馆”的具体规划和各馆特色。
在复旦大学即将迎来建校120周年的重要时刻,昨日记者从学校方面了解到一则令人振奋的消息。复旦大学的标志性建筑“复旦源”即将落成,届时将形成包含校史馆、博物馆、艺术馆、科技成果馆、校友馆在内的“一源五馆”全新格局。这一格局的形成,无疑将为复旦大学的历史文化传承和未来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就在当天,“复旦源”的公募活动正式启动。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慷慨资助“复旦源”内涵建设项目1200万元,并在同一天举行了庄重的捐赠签约仪式。据悉,早在2023年底,复旦大学就前瞻性地启动了“复旦源”历史文化功能区的建设工作。这片以相辉堂草坪为核心的区域,意义非凡,它不仅是如今复旦邯郸校区的发源地,更是复旦精神的溯源地。综合考虑地理、历史和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学校将其命名为“复旦源”。
这张图片展示的是“复旦源”的航拍图,从高空俯瞰,“复旦源”的轮廓尽收眼底,让人对它的未来充满期待。
“复旦源”建成后将呈现“一源五馆”的独特风貌。在“复旦源”的这片草坪上,还将树立起复旦大学创始人马相伯、奠基人李登辉的雕像,这片区域也将被命名为“相辉广场”。这里将成为一个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场所,见证着复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校史馆的建设别具匠心。它依托丰富的历史档案、珍贵的照片、生动的录音、精彩的视频、逼真的模型以及稀有的文物等,运用多样化的展陈形式,全方位、深层次地凸显了复旦人120年来为教育救国、教育报国、教育强国而不懈奋斗的伟大历程。同时,也生动展现了复旦从私立院校发展为公立院校,从专科院校成长为综合院校,从单纯的文理学科到与医科相融相济,以及迈向世界一流大学的改革创新之路。
博物馆位于邯郸校区相辉堂草坪西侧,由100号相伯堂、200号简公堂(董顾丽真艺术博物馆)、300号景莱堂(蔡冠深人文馆)共同组成。今年,博物馆将以全新的姿态和一系列精彩的展览,向广大观众敞开大门,为大家带来一场文化与艺术的盛宴。
艺术馆作为面向社会的文化枢纽,功能十分强大。它特别打造了多功能报告厅、艺术公共教育空间和艺术文献资料室等场所。在这里,将定期举办公益导览、精彩演出、特色工作坊以及跨界学术讲座等活动,致力于构建一个全民美育实践的优质平台,让更多的人能够感受到艺术的魅力。
科技成果馆以“探索基础科学”“突破重大技术”“融合交叉研究”这三大主题展区为核心。它系统地呈现了复旦大学近年来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的高水平、标志性成果,充分展示了复旦的硬核科技实力,生动诠释了复旦人追求卓越、勇攀高峰的科学家精神。
校友馆的前身是1922年落成的“奕住堂”,如今它已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它是一个综合性空间,不仅用于展示校友工作与校友成就,促进校友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还能为校友提供个性化服务,实现数字化与智慧化导览,同时承载着校园文化传播与创新的重要功能。
本文围绕复旦大学120周年校庆背景,介绍了标志性建筑“复旦源”即将落成及“一源五馆”的建设情况,包括公募启动、各馆特色与功能等,展现了复旦大学在历史文化传承和科技创新等方面的积极发展与深厚底蕴。
原创文章,作者:六合柯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9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