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论文撤回到新成果,微软量子研究之路坎坷重重

本文聚焦于微软在量子芯片研究方面的情况。微软宣称其芯片能产生马约拉纳粒子,但这一成果面临诸多争议。七年前微软内部曾对量子研究表示质疑,如今在谷歌等竞争对手有类似进展的情况下,微软的研究成果受到量子物理学界批评者的质疑,甚至被指是欺诈性项目,不过微软高管表示有信心,公司也准备发表后续研究。

从论文撤回到新成果,微软量子研究之路坎坷重重

近期,微软传来消息,其芯片能够产生马约拉纳粒子。这一成果看似取得了重要突破,然而却与七年前的情况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据了解,有看过当时纳德拉发送的一封电子邮件的人透露,七年前,在微软公司内部,时任领导纳德拉将公司的量子研究评价为没有商业潜力的研究,认为这样的研究难以在商业领域取得实际的成果。

如今,微软的科学家们意识到自己正处于一场激烈的竞赛之中。在科技领域的量子计算赛道上,竞争对手们纷纷有新的动态。在去年12月,谷歌宣布了其在量子计算方面的进展,而且采用的方法与微软截然不同。而本月,D – Wave Quantum公司也宣布了类似的进展。这无疑给微软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

然而,微软的这一成果并没有得到所有人的认可。量子物理学界的一些批评者直言,微软研究人员声称观察到马约拉纳粒子的说法是虚幻的。匹兹堡大学的量子研究员谢尔盖・弗罗洛夫更是言辞激烈地表示:“微软内部开展的量子芯片研究是一个欺诈性项目。”他指出,微软已发表数据中存在一些所谓的差异,而这些差异会实质性地改变他们宣称的结果,也就是说,这些差异可能会让研究结果变得不那么可靠。

面对外界的质疑,负责监督微软相关团队的高管贾森・赞德表示,他对微软的科研成果充满信心。微软公司准备发表《自然》论文的后续研究,并且目前有一组独立研究人员正在对其进行评审。微软发言人也表示,公司会秉持最高的学术道德标准,以严谨的态度对待科研工作。

从论文撤回到新成果,微软量子研究之路坎坷重重

图中人物为杰森·桑德尔。回顾过往,在2021年,基于部分由微软资助的关于制造马约拉纳粒子的研究而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两篇论文被撤回,原因是对研究的有效性存在质疑。微软高管解释称,这项研究并非由微软团队完成,而是由与该公司有联系的一个荷兰实验室开展的。

尽管面临诸多质疑和过往的波折,但微软方面表示既然已经展示了马约拉纳粒子,团队现在专注于让量子比特更加可靠,并在芯片中增加更多量子比特,以进一步推动量子计算技术的发展。

本文围绕微软芯片产生马约拉纳粒子这一成果展开,介绍了七年前微软内部对量子研究的态度,当前面临的竞争形势,以及外界对该成果的质疑。尽管有过往论文撤回等波折,但微软仍有信心推进研究,未来微软量子研究能否消除争议并取得实质性进展,值得持续关注。

原创文章,作者:小耀,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246.html

(0)
小耀小耀
上一篇 2025年3月17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17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