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特色生态志愿服务,推动美丽山东从蓝图到实景 山东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新举措,绘就美丽山东新画卷

山东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山东省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工作的若干措施》,对比上级文件阐述其特点,展现了山东在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方面的工作特色和成果,如打造特色队伍、开展多样活动、培育品牌项目等,体现了以志愿服务推动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融合,构建生态治理共同体的成效。

中国式现代化,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文明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和本质要求之一。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各地积极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山东近期在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领域就有了新动作。

近日,山东省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山东省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工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这份文件从建设队伍体系、丰富内容供给、拓展平台阵地、提升管理效能、完善保障体系等五个关键方面入手,明确了推进山东省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工作的十四条具体措施。

那么,山东此次出台的《若干措施》与上级文件有什么不同呢?今年一月,生态环境部印发了《“美丽中国,志愿有我”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实施方案(2025 – 2027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该方案旨在进一步建立健全生态环境志愿服务体系,通过广泛组织动员群众参与,推动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处处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凝聚社会共识、汇聚全民力量。

山东特色生态志愿服务,推动美丽山东从蓝图到实景 山东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新举措,绘就美丽山东新画卷

记者在深入了解中发现,山东此次出台的《若干措施》同样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志愿服务社会化队伍的发展。它支持社会组织、高校社团结合自身优势,建立各具特色的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队伍。同时,积极吸纳生态环境保护相关行业、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领域的优秀专家学者和技术人才,致力于健全专业化的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队伍体系。

据悉,目前省生态环境厅已在厅机关39支志愿服务队的基础上,持续吸纳16市、高校、资源化循环利用示范企业和社区(村居)的有关人员,面向全社会广泛招募志愿者。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有56支分队,吸纳了逾1000名志愿者。

《若干措施》的山东特色:系统化破解“谁来做、做什么、怎么做”

本次山东出台的《若干措施》,具有鲜明的工作特色,体现了“多部门协同、多领域联动、全方位谋划、全链条部署”。这一特色将有力推动构建生态环境志愿服务的新格局。

在队伍建设方面,突出上下联动、内外兼顾、全面动员,着力打造“社会化 + 专业化”的队伍矩阵。通过整合各方资源,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生态环境志愿服务中来。

在内容供给上,既承接国家“美丽河湖志愿行动”“核安全守护美好生活志愿行动”等规定动作,确保与国家政策保持一致;又为各方参与志愿服务提供多元思路,鼓励创新和个性化的志愿服务内容。

在平台建设上,推动生态环境元素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充分利用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供需的精准对接。这使得志愿服务的组织和开展更加高效、便捷。

在管理机制上,提出建立星级评定、积分兑换等激励制度,设立师资库和培训基地。这些措施能够充分激发志愿者的活力,释放志愿服务的效能。

在保障体系方面,强调部门协同、党建引领、加大投入、加强宣传,为各项措施的落实落地提供有力支撑。只有保障体系完善,志愿服务工作才能持续、稳定地开展。

近年来,山东结合自身特点,积极探索生态环境志愿服务的新模式。通过打造“教育 + 实践”双轮驱动模式,在11市开展了百余场青少年生态环境教育实践活动。这种活动形成了“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的链式效应,让更多的人关注生态环境。

更值得关注的是,山东培育出了“守护黄河生态”“青护蔚蓝”等国家级品牌项目。17人获得“全国最美生态环境志愿者”称号,2个项目入选全国十佳案例。这些成果为志愿服务注入了专业力量,也提升了山东生态环境志愿服务的影响力。据统计,全省已累计面向公众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00余场,覆盖影响人数约3万人次。

在烟台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海草房守护者”志愿服务队通过修复传统民居、推广生态旅游,让百年渔村重新焕发生机。这一案例折射出《若干措施》的深层内涵:以志愿服务为纽带,将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经济发展有机融合。随着数字化平台的不断完善、基层网络的持续延伸、激励机制的日益健全,山东正逐步构建起“政府主导 – 社会协同 – 公众参与”的生态治理共同体。

当千万志愿者的微行动汇聚成磅礴力量,美丽山东的画卷正从蓝图变为实景,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正在齐鲁大地上徐徐展开。

本文围绕山东印发的《关于深入推进山东省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工作的若干措施》展开,对比上级文件突出其特色,详细阐述了在队伍建设、内容供给、平台建设、管理机制和保障体系等方面的工作特色,以及山东在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领域取得的成果。通过打造特色模式、培育品牌项目等,山东以志愿服务为切入点,实现了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融合,构建起生态治理共同体,推动美丽山东建设从蓝图走向现实。

原创文章,作者:行云乐易,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2585.html

(0)
行云乐易行云乐易
上一篇 2025年3月21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