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南方航空公司更换超薄座椅这一事件,探讨其背后降低成本的逻辑,分析引发网友关注和吐槽的原因,以及旅客对此事的态度和面临的困境,揭示了旅客在民航市场渴望获得平等对话和主动选择权利的诉求。
近日,有网友在网上发帖爆料,南方航空公司对部分航班的座椅进行了换新。仔细一看会发现,新座椅的椅背相较于之前薄了许多。此消息一经传出,瞬间在网友间引发了热烈讨论,不少人都调侃道,原本犹如“沙发椅”般舒适的座椅,如今竟变成了“硬座”。
据悉,南航在部分航线航班上更换成了“超薄座椅”。其实,座椅属于民航客机可以选装的配件。航空公司通过对不同座椅的选择,能够在运营成本方面实现一定程度的降低。具体来说,航空公司将经济舱座椅进行了更换,把早年间那种有一拳头宽度的厚实座椅,换成了如今厚度仅有4 – 5厘米的薄座椅。这样一来,座椅的自重降低了,飞机飞行时所消耗的燃油也就随之节省下来。而且,座椅厚度变薄后,前后座椅之间的空隙变大,航空公司就可以重新对座椅位置进行布局,增加座椅的数量,进而提高载客人数,最终实现销售收入的增长。
从全球民航市场的大趋势来看,航空公司换装薄座椅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方向,国内的航空公司在近几年也一直在推行这种策略。然而,南航此次的座椅换新却格外引人注目,还引来了不少吐槽。原因就在于,这款座椅是目前各航司换装座椅中最薄的一款,并且从网络上流传的图片来看,视觉呈现上更容易让消费者产生坐感不适的感觉。身边一些坐过南航新座椅的朋友,对于具体的乘坐体感反馈不一,但他们都对南航将座椅换用超薄款这一做法表示不认可。
那么,航空公司到底能不能将座椅换成超薄座椅呢?答案是肯定的。只要符合民航局飞行安全标准的要求,这就属于企业的自主行为。
航空公司换座椅的举动究竟是对是错,交由市场来检验即可。有意思的是,部分网友在表达对南航换超薄座椅行为不认可的同时,常常会提及一个比较对象。他们普遍认为,如果是国内那几家著名的廉价航空公司选装此款超薄座椅,大家就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妥。
南航作为全服务航空公司,这些年因其一系列的变化,被熟知民航市场的网友们戏称为“南廉航”。在换装超薄座椅之前,南航最出名的节省成本举措就是大力宣传“绿色飞行”。所谓“绿色飞行”,就是旅客选择不要免费的飞机餐食,就会获得一定数量的航空公司里程积分奖励。一份热航食正餐的成本在十多元,日积月累下来,确实能够为航空公司节约下不少的运营成本。
不过,这里存在一个问题。是否吃飞机餐,旅客是有自主选择权利的,而是否想坐超薄座椅,旅客却只能被动接受。这也正是网友们不接受作为全服务航空公司的南航换装超薄座椅的原因所在。通常情况下,全服务航空公司的票价会高于廉价航空,所以旅客想要更舒适一些的座椅,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旅客对全服务航空公司提出各种服务细节上的要求,也是合情合理的。
再者,旅客很难通过“用脚投票”的方式来做出选择。一方面,民航航班机型的排班具有很大的不可确定性;另一方面,绝大部分旅客并不清楚如何区分和辨别所乘航班的飞机类别;此外,每家航空公司都有自己的独飞航线,如果航空公司将此类机型安排在独飞航线上,旅客同样只能被动接受。基于以上这些原因,航空公司的相关做法实际上规避了市场自发的选择淘汰机制。
当然,在民航市场中,旅客与航空公司之间是一种并不对等的购买服务关系,航空公司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影响旅客的非自主决策。因此,我们从关注南航换装超薄座椅网友的诸多反馈中,也应该读出旅客渴望在民航市场服务中,获得更加平等对话和主动选择的权利。
本文围绕南航更换超薄座椅事件展开,阐述了换椅降成本的逻辑及行业趋势,分析了引发争议的原因,指出旅客在是否乘坐超薄座椅上缺乏自主选择权,以及难以“用脚投票”的困境,强调了旅客期望在民航服务中获得平等对话和主动选择权利的诉求。
原创文章,作者:甜雅mio,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2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