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21 日 A 股市场震荡调整的情况,同时聚焦政策层面对于深海科技等新兴产业的支持,介绍了地方响应举措、行业动态,分析了深海科技的发展前景,并梳理了相关盈利概念股。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数据无疑是一座蕴含巨大价值的宝藏。拥有数据就如同手握一把开启财富与发展之门的钥匙,能让投资之路减少诸多烦恼。
把目光投向 3 月 21 日的 A 股市场,全天呈现出震荡调整的态势。沪指大幅下跌 1.29%,直接失守 3400 点重要关口,最终报收于 3364.83 点;深证成指也未能幸免,跌幅达到 1.76%;创业板指更是下跌了 2.17%。从个股表现来看,沪深京三市共有 4284 只股票下跌,仅有 995 只股票上涨。当日成交总额高达 15797.48 亿元,相较于昨日放量约 1031 亿元,换手率为 3.81%。
然而,在 A 股市场略显低迷的背后,深海科技领域却迎来了发展的大机遇。从政策层面来看,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大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深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深海科技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
地方层面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上海市海洋局计划出台《上海市海洋产业发展规划(2025—2035 年)》《上海市海洋观测网规划(2025—2035 年)》等一系列规划,旨在大力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青岛市海洋发展局召开全市海洋重点项目推进会议,会议要求着力培育壮大海洋装备、海洋新能源等海洋新兴产业,强力推进深海开发等海洋未来产业,切实将海洋特色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优势。
行业动态方面更是不断传来好消息。近日,由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华大集团联合发起并执行的“溟渊计划”(马里亚纳海沟环境与生态研究计划)取得了多项“全球突破”,实现了人类首次到达雅浦海沟最深点、首次对深渊生态系统进行系统研究等壮举,这标志着我国深海生命科学研究已经迈入国际前沿水平。
浙商证券分析认为,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海科技”概念,并且将其与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并列,这充分显示出政策对深海科技的支持力度之大。深海科技主要聚焦于深海装备制造、深海资源开发和深海新基建领域,已成为新兴产业的核心驱动力,未来必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根据《2024 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显示,2024 年中国海洋生产总值达到 10.54 万亿元,同比增长 5.9%。据专业预测,2025 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将突破 13 万亿元,其中深海科技相关产业占比将超过 25%,市场规模预计超 3.25 万亿元。
在市场表现上,证券时报·数据宝梳理了 2024 年实现盈利的深海科技概念股,共计 16 股。从净利润变动情况来看,中船防务、中科电气、中集集团 3 股净利润同比翻倍增长,增幅依次为 680.15%、635%、612%,净利润金额分别为 3.75 亿元、3.07 亿元、30 亿元。
近期,中集集团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中集海工深耕布局深海油气装备业务,其涉及深海科技的“深”体现在多个方面。例如,超深水装备方面,自主设计建造的“蓝鲸 1 号/2 号”超深水双钻塔半潜式钻井平台,代表了当今世界海洋钻井平台的最高水平层级;在深海油气开发方面,2024 年揽获 2 艘 FPSO 船体总包订单、1 艘 FLNG 改装总包订单,在攻克海洋工程装备中最为复杂产品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本文先介绍了 3 月 21 日 A 股市场震荡调整的情况,接着重点阐述了深海科技在政策支持、地方响应、行业动态等方面的积极发展态势,分析了其广阔的市场前景,并梳理了相关盈利概念股。总体而言,尽管 A 股市场表现不佳,但深海科技领域却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投资价值。
原创文章,作者:小耀,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2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