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睡眠密码:科技助力国人告别失眠困扰 科技赋能助眠,共赴健康好眠新时代

本文围绕2025“每天早睡一小时”公益活动,介绍了当前国人面临的睡眠问题,重点阐述了杭州多家科技企业在“科技+助眠”方面的创新成果,包括智能睡眠管理一体机、智能安睡仪、多导睡眠监测仪、透皮吸收剂助眠贴以及气味助眠方案等,同时提及传统疗法在科技加持下的新发展,最后强调科技与人文融合为健康中国战略注入新动能。

3月21日,在一场备受关注的公益活动现场,科技与睡眠的奇妙结合吸引了众人目光。此次2025“每天早睡一小时”公益活动,由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农工党浙江省委会、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活动现场,一位程序员孙伟的话引起了大家的共鸣。他说道:“我们这些天天大脑高速运转的人,就怕失眠之后第二天头疼、萎靡不振影响工作,这个能缓解熬夜症状的‘黑科技’我就很感兴趣。”孙伟的注意力被助眠展示区的一款智能睡眠管理一体机牢牢吸引。在当下新质生产力被着重提及的时代背景下,“科技 + 助眠”究竟能为破解3亿国人的睡眠难题提供怎样的创新答案呢?

解锁睡眠密码:科技助力国人告别失眠困扰 科技赋能助眠,共赴健康好眠新时代

图为体验者体验智能安睡仪。王刚 摄

《2025年中国睡眠健康调查报告》揭示了国人的睡眠现状。报告显示,中国18岁及以上人群平均睡眠时长在7.06至7.18小时之间。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睡眠困扰率逐渐上升,不同代际人群睡眠困扰的类型也存在较大差异。在社交平台上,程序员、工程师等科技工作者更是被公认为失眠的“重灾区”。

杭州思为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王涛向孙伟介绍了那台吸引他的机器。王涛表示:“这款机器运用经皮眶上神经刺激技术(TSNS),结合独创的动态脉冲调控技术及仿人手太阳穴按摩,可助眠减压并改善失眠后症状。”

事实上,像孙伟这样面临失眠困扰的人不在少数。在近期以“六小龙”出圈的创新之城杭州,科技不仅是城市飞速发展的“加速器”,更是造福民众生活的“密钥”。

杭州“六小龙”之一的强脑科技充分发挥脑机接口优势。其展出的智能安睡仪能够实时精准采集脑电波,结合人工智能算法,科学判定脑部神经状态,并提供千人千面的睡眠提升方案。临床研究证明,90%的受试者使用后睡得更快。杭州神踪科技联合浙江大学研发的多导睡眠监测仪也十分出色,它可通过同步记录多个生理参数,帮助医生分析睡眠结构、呼吸功能、脑电活动等,是诊断睡眠相关疾病的“金标准”。

由此可见,智能硬件、数字化管理与睡眠医疗领域的深度合作已经取得了实实在在的临床效果。“科技 + 助眠”产品早已成为不少失眠患者、压力人群的新选择。

与此同时,传统疗法在科技的加持下也焕发了新光彩。在杭州海阁堂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展位,工作人员廖乐尧拿起一张紫色圆形薄片。这张看似普通的薄片却有着满满的科技元素,让传统穴位贴实现了“变身”。廖乐尧介绍说:“我们研发的透皮吸收剂助眠贴,能通过新型透皮机制,将营养物质直接输送至人体内,实现有效助眠。”现场体验者王欣心评价道:“相较于口服用药,这个体外使用的助眠贴看上去不会对我们的身体内部造成过多负担,对比传统穴位贴,这个又更方便。”

古代就有气味可理气解郁、宁心安神的记载,而步入现代生活,数字科技的进步让“气味助眠”走向了个性化、智能化。活动现场,体验者通过手机扫码,进入气味王国小程序,回答系统给出的睡眠相关问题,便可获得一份个人专属气味助眠方案。当智能香薰机喷出的安神香气缓缓进入在场体验者们的鼻腔,芳香疗愈也被更多人所了解。

农工党浙江省委会主委、浙江省人民医院院长葛明华在现场致辞中强调:“普及睡眠健康知识、倡导科学作息习惯迫在眉睫,一场关于睡眠的‘自我革命’正亟待全社会共同参与。”如今,科技与人文的深度融合,正为健康中国战略注入新动能,让“与世界同步好眠”的愿景逐渐照进现实。

本文介绍了2025“每天早睡一小时”公益活动中展示的多种“科技 + 助眠”成果,包括智能硬件和数字化管理产品,以及传统疗法在科技加持下的新发展,如透皮吸收剂助眠贴和个性化气味助眠方案等。强调了科技与人文融合对解决国人睡眠问题、推动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意义。

原创文章,作者:六合柯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3081.html

(0)
六合柯慧六合柯慧
上一篇 2025年3月22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2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