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开年以来热度不断走高的人形机器人,记者走访多地,为我们展现了其在租赁市场、科研教学、文化传媒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以及生产厂商面临的量产阶段情况,还探讨了机器人未来的发展趋势。
开年以来,人形机器人仿佛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热度持续攀升。特别是近段时间,随着机器人应用场景不断推陈出新,机器人租赁市场呈现出一派火爆的景象。下面,让我们跟随记者的脚步,一同去了解一下。
在湖南张家界武陵源景区,最近可是热闹极了。只见一台台人形机器人热情满满地跟游客打着招呼,它们不仅引导游客检票乘车,还积极与游客互动留影,现场时不时传来阵阵欢声笑语。不少中外游客都对这样新奇的文旅体验赞不绝口。租赁公司负责人兴奋地表示,这台人形机器人自今年2月到货以来,租赁订单就像雪花一样纷纷飞来,他自己也为了业务跑遍了全国各地,而且这机器人的档期已经排到了5月。
如今,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场景丰富多样,在不少高校的实验室里,人形机器人已经成为了刚需设备。
深圳技术大学机械工程专业的李志伟告诉我们:“以前我们只能用工作站和服务器做仿真实验,有了实物机器人之后,帮助可太大了。我们可以把平时学到的自动控制原理、编程语言等知识都应用到机器人上,还能进行一些上层开发。”
李志伟还说,自从人形机器人进入实验室,大家的学习兴趣明显更浓厚了,不少同学开始把机器人领域的工作当作未来求职的目标。
除了科研教学领域,机器人在文化传媒领域也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人形机器人摇身一变,以特约“记者”的身份参与新闻报道。它们举着麦克风在街头采访市民,那模样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深圳卫视记者陈星宇表示:“机器人参与采访能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比如想了解街边路人的关注点,机器人会直接去提问,然后根据他们的回答进行一些有发散思维的追问,整个过程十分新奇。”
随着机器人快步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对于生产厂商来说,已经到了“比拼量产能力”的阶段。记者在珠三角地区走访时了解到,多个机器人厂家的订单呈现出爆发式增长。就拿一款自重1.8kg、续航3至5小时的外骨骼机器人来说,目前已经在全国近10个景区布设了几百台,以每小时30元左右的价格租给游客体验。
业内人士预测,2025年或将成为机器人量产元年。随着产业链不断完善成熟,一台人形机器人的造价已经从2018年的300万元降到了如今的几十万元。接下来,机器人的技术突破与市场增长都将迎来爆发期,价格也会持续下降。
本文介绍了开年以来人形机器人热度高涨,租赁市场火爆的情况,展示了其在文旅、科研教学、文化传媒等多领域的应用,同时指出生产厂商进入量产阶段,业内预测2025年为量产元年,未来机器人技术和市场将迎来爆发,价格也会不断降低。
原创文章,作者:半荷mio,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3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