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忽视!血栓早期的隐匿表现大揭秘

本文围绕血栓这一话题展开,介绍了血栓看似离人们很远,实则容易找上门,且很多人对血栓症状认知存在误区。接着通过多个实际案例,详细阐述了血栓早期的一些不易察觉的症状,如舌头发木、清晨手指发肿发僵、小便颜色异常、走路脚底发烫等,并提醒人们关注这些症状,及时进行检查。

血栓,乍一听感觉离我们的生活十分遥远。但当你真正了解它是什么的时候,就会惊觉,它比想象中更容易缠上我们。而且,多数人一提到“血栓”,脑海中往往浮现出剧烈的疼痛、突发的脑梗、胸痛、心梗等严重情况,误以为只有到了“疼得受不了”的时候,才是血栓来袭。

然而,在医院工作的那些年里,最让我印象深刻且着急的,恰恰是那些身体没有疼痛、没有明显症状,但实际上已经在悄悄酝酿血栓的人。

别忽视!血栓早期的隐匿表现大揭秘

舌头总感觉发木、说话轻微含糊

这一表现很多人根本不会往血栓方面想。大多数人觉得说话不利索是中风后的症状,却没意识到,有时候舌头发木、说话轻微含糊,可能是血栓的“前奏”,是一种极为隐蔽的大脑微循环受阻的信号。

我记得有一天,一位从事物业管理的中年人来到我的门诊。他说不出哪里难受,只是最近说话有点“飘”,自己没感觉,但他媳妇总说他说话像是嘴巴有问题,“像是‘牙没装好’”,虽然还能正常说话,但发音有点虚。

他以为是牙齿松动了,于是去口腔科看了三次,还拍了牙片,医生却告诉他牙齿没问题。但他心里始终不踏实,就想着找个老内科医生看看。

我让他张嘴、伸舌头,就在那一刻我警觉起来,他的舌头伸得不直,有点偏,发音时嘴唇的肌肉控制也略有迟缓。

别忽视!血栓早期的隐匿表现大揭秘

直觉告诉我,这是小脑或者脑干部分的血液供应出现了问题。我赶紧给他安排了脑部磁共振,结果显示他有多发性脑白质缺血灶。虽然目前还没有形成大的血栓堵塞,但已经有轻微脑供血不足,正是微血栓“打前站”的时候。

很多人根本不会在意这一点,但在临床上我们知道,语言功能是大脑最敏感的区域之一,一旦微循环受限,说话会是最先“掉链子”的环节之一。尤其是舌头活动度变差、音节不清晰、发音费劲,如果不是因为牙齿的问题,那十有八九是大脑小血管出了事。

所以,如果你总是觉得说话不顺溜、嘴里像是含了个东西、舌头不够听使唤,别只盯着牙医,赶紧去查查脑供血。特别是本身有高血压、糖尿病或者高脂血症的人,血栓可能正在你的脑子里“排练”,只等一个导火索就会爆发。

别忽视!血栓早期的隐匿表现大揭秘

清晨刚醒来时手指发肿发僵

很多人早上醒来感觉手发肿、关节僵硬,第一反应是风湿或者受凉了。但有一种情况,是我在接诊时最关注的——那就是清晨起床的那一刻,手指像“泡水过夜”一样,胀、麻、动不了,尤其是两只手同时出现这种情况。

我有个患者是做后厨打荷的,五十多岁,工作十分辛苦,手脚一直很利索。有一天他来门诊,说早上起床手指都伸不直,要活动好一会儿才能“活络”开。刚开始他以为是职业病,但两只手都出现这种情况,而且几天都没有好转,这就不太像是一般的劳损了。

我立刻让他查了血液流变学和血管彩超,果然,发现他的血黏度偏高,手部静脉回流受阻,且指端微动脉有斑块开始形成。

别忽视!血栓早期的隐匿表现大揭秘

这属于外周小血管循环障碍,虽然不是什么严重的“断血流”问题,但一旦身体长时间静止,比如睡了一整晚,血流减缓、血管内皮轻度损伤,局部的小血栓就容易“卡壳”,表现出来就是手指胀、麻、动不了。

这类现象在医学上属于“周边循环异常早期表现”,特别是上肢细小血管的血流速度变慢,会让清晨醒来变得不再轻松,而是僵硬、滞涩、像“断电重启”。

所以早晨一起床,别急着怪被子不够暖或者地板太冷,如果手指发肿发僵天天都有,那很可能是夜里血液循环出现了“堵塞”,要及时处理,不然哪天这堵点一通到底,就不是手麻那么简单了。

别忽视!血栓早期的隐匿表现大揭秘

上厕所时小便突然变深变黄

这个表现我曾经差点就忽略了。大家都知道尿液能反映身体状态,但一说颜色变深,大多数人觉得是水喝少了或者最近吃得咸。但有一种情况很特殊,就是你水没少喝、饮食也没变,但尿色就是深,甚至偏褐黄,这时候你就得留意肾脏的问题了。

我记得当时有个工厂的仓库管理员,他身体一直挺好,也没有三高问题。就是有段时间尿液颜色总是很深,一整天都不淡,甚至有点像酱油色。他说自己每天至少喝2000ml水,排尿次数也正常,就是颜色老是不对劲,化验尿常规也没有红细胞和蛋白。

别忽视!血栓早期的隐匿表现大揭秘

大家都以为是上火或者饮食影响,但我隐隐觉得不对,建议他做了肾脏彩超和CT,结果发现他的左肾静脉有血栓,已经部分阻塞。

这是一个很容易被忽略的区域。肾静脉血栓虽然不算高发,但一旦发生,肾脏回流不畅,会导致肾单位受压,进而影响尿液中代谢产物的排出,造成颜色异常,却不一定伴随蛋白尿或者血尿。你越喝水,它越浓,就像是水龙头堵了,你桶再大,水也进不去。

这事儿听起来冷门,但临床上确实不算少见,尤其是长期久坐、压力大、饮水不规律的人。别以为小便颜色只是饮食反应,它其实是你“过滤系统”的晴雨表。出了问题,一定要查得细、查得深,别光看尿常规,那远远不够。

别忽视!血栓早期的隐匿表现大揭秘

走路时间一长就觉得脚底发烫、鞋里闷得慌

这个表现我发现得比较晚,但越研究越觉得它是血栓形成的“低调提醒”。有很多人来医院说自己脚底老是发热,特别是走路走久了之后,脚心像烫着了一样,不是疼,是一种说不上来的“烧灼感”,换了鞋、换了袜子,还是觉得不舒服。

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公交司机,他平时坐车的时间长,等站休息就下来走几圈。他说自己最近上下班走路时,脚底老觉得发烫,尤其是一天下来,像是脚泡在热水里,脚踝也有点涨,鞋一脱就松快。

别忽视!血栓早期的隐匿表现大揭秘

我一听就觉得这不像是简单的鞋不合脚,立刻给他安排了下肢静脉超声,结果是左侧小腿的腘静脉和胫后静脉有血栓,血流速度明显减慢。

这其实是一个很典型的“深静脉回流障碍”引起的神经末梢刺激表现。血液在脚底聚集,代谢产物堆积,局部温度升高,形成所谓的“烧灼感”,但并不会红肿明显,也不会剧痛,所以很容易被当成鞋袜问题。偏偏它在中年人和老年人当中最常见,尤其是需要长时间站立或者久坐的职业人群。

记住了,血栓不是等你疼了才有,它可能早就在你身体里发出了很多次“不对劲”的信号,只是你没留意。现在知道了这些,就不要再忽视这些信号,让自己错过可以悄悄改变命运的节点。

别忽视!血栓早期的隐匿表现大揭秘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血栓早期表现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别忽视!血栓早期的隐匿表现大揭秘

本文主要强调了血栓并非像人们普遍认为的那样只有在出现剧烈疼痛等严重症状时才会出现,而是可能在早期通过一些看似不起眼的症状发出信号,如舌头发木、清晨手指发肿发僵、小便颜色异常、走路脚底发烫等。提醒人们要关注身体的这些细微变化,及时进行检查,避免错过血栓早期干预的时机。

原创文章,作者:宫古千凡,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3730.html

(0)
宫古千凡宫古千凡
上一篇 2025年3月23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3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