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上海开放大学与“红途”平台联手推出2025年“行走的思政课堂”10条线路的消息,介绍了该课堂的打造单位、线路设置目的、活动对象以及激励机制等内容。
3月22日,在那场面向开放教育全系统的盛大新生开学典礼上,上海开放大学做出了一个令人瞩目的举措。它携手“红途”平台,正式推出了2025年“行走的思政课堂”的10条特色线路。
这里所说的“行走的思政课堂”10条线路,由上海开放大学提供了相关图片资料。这一独特的“行走的思政课堂”,是由上海开放大学、上海市学习型社会建设服务指导中心、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新闻中心等多个单位共同精心打造的。此次推出的这10条线路,有着非常明确且深远的意义。一方面,它把思政课堂直接搬到了像中共一大会址、上海解放纪念馆这样承载着厚重历史的红色基地。当学员们走进这些地方,仿佛能穿越时空,真切地感受到革命先烈们曾经奋斗的那段峥嵘岁月,深刻地感悟到共产党人那矢志不渝的初心和使命。另一方面,课堂还延伸到了G60科创云廊、杨浦滨江这些充满时代气息的地方。在这里,学员们可以亲身去体验时代的改革创新成果,用心去感知“人民城市”建设的全新理念。
值得一提的是,“红途”平台可是上海市委宣传部联合中宣部宣传舆情研究中心,在全国率先建成的红色文化资源信息应用平台。而“行走的思政课堂”则是上海开放大学立足自身“功能性、平台型”新型高校的定位,为打造“全民思政”品牌所进行的一次积极且富有创新性的尝试。此次活动的对象范围十分广泛,不仅涵盖了上海开放大学的在校大学生,还包括了非学历教育、社区教育、老年大学的学员,以及散布在城市各个角落的广大学习者群体。为了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学习,学校还创新设立了激励机制。只要学员完成学习任务,就会为其颁发证书,所获得的学分还会被计入上海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并且学员还能参与学习积分兑换活动。
上海开放大学与“红途”平台联手推出2025年“行走的思政课堂”10条线路展开,介绍了课堂的打造情况、线路设置意图、平台背景、活动对象及激励机制等内容,展现了上海开放大学在思政教育方面的创新举措和积极探索。本文总结
原创文章,作者:行云乐易,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4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