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专柜正品”成泡影,跨境购物规则亟待完善!

本文围绕网络直播间售卖假冒“海外专柜正品”以及电商平台“全球购”等海外购物渠道存在的假货问题展开,揭示了制假售假链条,分析了购物规则机制的不足,并提出了加强规则建设、完善法律法规、电商平台担责以及消费者提高防范意识等解决措施。

近日,有消费者反馈,在网络直播间下单号称“海外专柜正品”的商品,到手后却发现是假冒伪劣产品。更令人头疼的是,当他们想要退货时,遭遇了重重阻碍,这一现象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

当下,很多消费者都将电商平台的“全球购”等海外购物渠道视为可靠之选。然而,由于电商平台跨境购物的规则机制存在不完善之处,一些不法分子便趁机钻空子,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频频受到侵害。

警方破获的相关案件表明,“全球购”假货背后隐藏着一条“境内制假—出口境外—回流境内”的完整制假售假链条。在这个过程中,不法分子利用他们在境内外注册的各类公司进行伪装,通过“左手倒右手”的操作,把假货精心包装成“海外正品”。而普通消费者由于缺乏专业的鉴别知识,很容易就掉入了这个陷阱。

深入研究电商平台跨境购物流程后不难发现,购物规则机制的不健全,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制假售假的空间。因此,加强规则机制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减少电商平台跨境购物中的侵权行为。

虽然跨境购物是从海外采购商品,但交易是在国内电商平台上进行的,理应遵循我国的法律法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部分消费者在跨境购物时没有“七天无理由退货”的维权选择,而且退货退款所产生的税费、运费都需要自己承担。这暴露出消费行为中责任划分尚不明确的问题,所以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形成与国内购物统一的规则办法,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电商平台应肩负起主体责任,在商品销售的各个环节发挥好把关、监督、协调的作用。首先要把好商家准入关,以高标准、严要求筛选出诚信经营的商家。在平台日常运营过程中,要通过定期抽检商品、及时处理违规行为等方式,确保商家合规经营。同时,要畅通消费者监督举报渠道,对消费者投诉较为集中的商家进行重点监管,营造让消费者放心的消费环境。

消费者自身也需要提高防范意识,仔细了解跨境购物模式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在购买海外商品时,应首选官方渠道。在货比三家时,不能只看价格,还要关注商品是否有正品溯源机制、完备的售后服务等。

本文指出了网络直播间和电商平台“全球购”存在的假货问题及背后的制假售假链条,分析了跨境购物规则机制的不足,强调了加强规则建设、完善法律法规的重要性,同时明确了电商平台的主体责任以及消费者提高防范意识的必要性,多方共同努力才能保障跨境购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原创文章,作者:甜雅mio,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4451.html

(0)
甜雅mio甜雅mio
上一篇 2025年3月24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4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