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园街道果育里党群服务站的相关情况,包括丰富的活动安排、创新的运营模式、多元资源的汇聚以及社群化探索等方面,展现了该服务站如何让社区生活变得更加和谐美好,成为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理念的生动实践。
当我们翻开零距离家园豫园街道果育里党群服务站的服务菜单,会惊喜地发现从周一到周五这里都被安排得满满当当。这里不仅有党群活动、健康理疗、歌唱练习、书画展览等常规活动,还有少儿编程学习、儿童故事绘本等别具特色的活动,充分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更为贴心的是,考虑到许多家庭在工作日白天十分忙碌,果育里特意将一些亲子活动安排在了工作日晚上或者周末。这样一来,忙碌的家长们也能抽出时间与孩子共度欢乐的亲子时光。
居民们对果育里也是赞不绝口。陈阿姨开心地说:“果育里真是咱们社区的宝藏之地,以前退休后总觉得生活单调乏味,现在有了这么多丰富多彩的活动,每天都能找到乐子,身体和精神状态都比以前好多了!”说着还竖起了大拇指。小宸妈妈也感慨道:“这里不仅有适合孩子的兴趣学习活动,还有能让家长参与进来的亲子活动。果育里真正做到了为居民着想,让社区生活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果育里的活动越办越好,吸引着大家爱来常来。这得益于果育里在2年间的不断探索,创新采用了“公益 + 市场”的运营模式,推动党群服务从“政府单向供给”向“社会多元共建”转型。通过汇聚各方资源力量,大大提升了服务群众的能力。这场基层治理的“变形记”,以空间活化为切入点,将公共空间转化为集党建宣传、民生服务、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城市会客厅。从提供多元服务到活跃社群氛围,果育里累计开展活动及服务660场,月均达到20场。
公益 + 市场,巧解幸福“三元方程”
2023年,豫园街道积极探索激活群众力量和社会资源,让党群服务逐步实现“自我造血”。同年3月,作为试点的果育里正式转型为“公益 + 市场”创新综合体。通过引入社会专业力量参与运营,构建起了“政府搭台、社会唱戏、群众受益”的新型治理生态。
上海黄浦区鹏澄社区公益服务发展中心作为果育里的专业运营方,承担起了果育里的日常运营与管理重任。对于负责人高佳珍来说,如何将政府需求、市场规律与群众期待有机统一起来,成了她必须要破解的“三元方程”。
为此,她带领团队建立了“三化”运营体系。一是空间使用分时化,在工作时段保障党群活动的开展,周末则开放定点活动;二是服务项目清单化,将各项服务项目进行系统化、条理化的整理与记录;三是资源导入生态化,联动辖区70余家社会伙伴建立资源池。目前,通过资源整合,引入了黄浦区“一书一房”亲子阅读生态圈、豫园街道“情聚可爱里”、“豫益巴士”以及公益编程等特色项目,形成了“基础服务政府兜底、增值服务市场供给”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畅通资源链,多元赋能释放温情
街道始终坚持推动社会主体多元共治,让社区中的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自己的需求被关照、意见被尊重、问题被解决,从而增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果育里通过搭建资源对接智慧平台,巧妙地汇聚了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及居民个人等多方面的资源与力量,并进行有效整合与优化配置,实现了民生服务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的转型。
今年初,果育里发起了第一届“爱心汇聚 YU你同行”微心愿工程。通过面向社区排摸,锁定了23户特殊困难家庭,并建立了包含20余项需求的动态数据库。采用“线上心愿树 + 线下认领墙”模式,发起了爱心接力。在短时间内,厦门国际银行(上海黄浦支行)等12家企业率先包揽了家电换微心愿,辖区企业白领、社区党员也带头认领学习用品。这场暖心行动的认领率达到了100%,让高龄老人用上了制氧机,困难儿童获得了书本教具。
每逢周五,果育里公益集市活动都会如期举行。集市上有新鲜的瓜果蔬菜、多样化的健康体验、安全用电咨询、老字号公益价商品等。据统计,累计开展72期市集服务,吸引了20多家商户参与,服务居民逾1万人次。其中,还有小朋友带来爱心义卖,义卖所得均捐献给慈善机构。公益市集将便民服务、商业活力、公益慈善等资源有机融合,让10分钟的市集半径延伸出了惠及全龄段、全时段、全要素的温暖生活圈。
探索社群化,“网”罗人才幸福满“格”
此外,果育里还积极尝试探索社群运营共创共建,挖掘更多同频的群体文化爱好者。通过搭建“人才库”,吸纳了10多位街区能人达人入驻,引导社群内居民能够主动关注、积极参与并创造社区公共生活。“发现 – 培养 – 赋能”的人才生态链,聚焦街区网格智慧持续转化为治理效能。
退休教师许世英仅仅参与了几次果育里的活动,就深深爱上了这里的氛围。她思考着如何发挥自己的特长实现自我价值,聚合社区资源,为微社区做更多的贡献。于是,许世英主动找到高佳珍沟通自己的想法,愿意免费提供声乐教学。她的提议迅速得到了社区的积极响应与支持,并组建了社区银发合唱团“夕阳红音乐沙龙”。队员们每周2次的学习训练从不缺席。经过近2年的不断打磨练习,夕阳红音乐沙龙不仅登上了社区联欢会舞台,还积极支持社区文艺活动,用经典旋律为社区带来了欢乐。许世英激动地说:“在这里我找到了自己的舞台,我们因果育里而精彩!”
从“参与者”转变为“贡献者”的还有虞维平。作为一位精通茶艺的宝妈,虞维平一直是社区活动的积极参与者。然而,她并不满足于此,她希望在社区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用自己的技能为邻里带来更多的价值。她不仅为社区带来了茶艺知识,还参与少儿绘本阅读学习,为社区儿童精心挑选绘本,带领孩子们穿梭于一个个奇幻的世界,与故事中的角色同悲共喜,享受着阅读的乐趣。
据了解,2025年,豫园街道在构建社区治理共同体的过程中,注重探索社群化模式。通过“搭子文化”发展、社区骨干和主理人培育等途径,发掘社区能人达人。立足社区共同价值追求,以优质且固定的服务互动内容,培养群体的活跃习惯,强化各类群体与社区的情感联结,建立更多元化的人际连接点,以促进城市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激活多元共治新活力。如今,果育里已成为了居民们学习交流、休闲娱乐的理想场所,也是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理念的生动实践。在这里,社区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共同绘就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美好生活图景。
本文详细介绍了豫园街道果育里党群服务站的成功经验,通过创新“公益 + 市场”运营模式、畅通资源链、探索社群化等举措,为居民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服务和活动,增强了居民的归属感和社区的凝聚力,是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理念的生动体现,为其他社区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原创文章,作者:宫古千凡,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4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