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兴平市人民检察院紧扣“强化依法治水,携手共护母亲河”主题,以公益诉讼为切入点,在渭河流域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与黑臭水体专项治理工作,介绍了溯源治理修复渭河生态和铁腕治污告别黑臭水体的具体举措及成果,还提及未来的工作方向。
近日,陕西省咸阳兴平市人民检察院围绕“强化依法治水,携手共护母亲河”这一重要主题,积极发挥公益诉讼的关键作用。通过一系列有力举措,深化渭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同时大力推进黑臭水体专项治理。以坚实的司法力量为生态环境筑牢屏障,为渭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的检察动能。
溯源治理 修复渭河生态“生命线”
在渭河兴平段,过去多年的采砂活动对河堤造成了严重破坏,河堤变得满目疮痍,沙坑积水也成为一大隐患。兴平市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干警们积极行动起来,他们不仅进行实地勘查,还借助无人机进行取证。经过不懈努力,共收集到辖区内渭河堤岸问题线索21件,并全部予以立案。随后,发出诉前检察建议17件,督促相关部门制定了“生态修复 + 景观改造”的综合方案。
在该方案的推动下,相关部门积极开展回填沙坑、加固河堤、种植绿植等工作。同时,依法取缔了2个无证采砂场,恢复绿化面积达10余亩,植树造林9000余棵,完成土地复耕300余亩。曾经被破坏的渭河生态正在逐步恢复生机,这条生态“生命线”得到了有效的修复。
铁腕治污 告别城市黑臭水体“顽疾”
针对辖区内存在的重度黑臭水体问题,兴平检察院联合生态环境部门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水体氨氮超标,这严重影响了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由于该问题涉及多部门职责,兴平检察院启动了“公开听证 + 磋商会”模式。在会议上,通过视频展示污染现状,清晰地厘清了各单位的责任。
与此同时,同步发出检察建议,督促实施“截污纳管 + 生态补水 + 清淤疏浚”的综合治理措施。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目前该段黑臭水体已经治理完成,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
此外,为了更好地应对跨区域、跨部门的案件,兴平检察院内部整合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力量,组建了“生态保护一体化办案团队”。该团队针对不同的案件实行“一案一策”,以精准的“检察之治”守护流域的生态安全。
展望未来,兴平检察院将继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黄河保护法》为指引,进一步深化“公益诉讼 + 溯源治理”模式。让“检察蓝”成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鲜亮底色,为守护好这片绿水青山贡献更多的检察力量。
兴平市人民检察院以公益诉讼为手段,在渭河流域开展生态保护和黑臭水体治理工作。通过溯源治理修复渭河生态,解决了河堤破坏和沙坑积水问题;铁腕治污告别黑臭水体,改善了周边居民生活环境。同时,组建办案团队应对复杂案件,未来还将深化治理模式,持续守护流域生态安全。
原创文章,作者:甜雅mio,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4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