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台商跨越海峡的圆梦之地,赣鄱大地:台商逐梦兴业的热土

本文聚焦在江西创业的台商群体,通过纪金树、林祺龙、何柏辉三位台商的创业故事,展现了江西优越的创业环境和对台商的支持,以及台商在江西扎根发展、实现梦想、促进两岸交流的生动画面。

在风景秀丽的赣鄱大地,青山绿水之间,活跃着一群来自宝岛台湾的创业者。他们涉足多个领域,从医药化工到智能制造,从现代农业到创意陶瓷,正凭借着满腔热忱、卓越智慧以及辛勤的汗水与不懈的努力,共同书写着“两岸一家亲”的精彩兴业篇章。

近年来,江西凭借其独特的区位优势、丰富的资源以及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逐渐成为台商在祖国大陆创新创业的新热土。台商们在江西的创业故事,无疑是两岸同胞携手奋进、共享繁荣的时代注脚。近日,记者深入走访了多位在景德镇拼搏奋斗的台商,倾听他们从“跨海寻梦”到“落地生根”的动人故事。

江西:台商跨越海峡的圆梦之地,赣鄱大地:台商逐梦兴业的热土

▲景德镇市柏采窑陶瓷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员工在对上釉后的瓷坯进行检查。摄影丨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景萍

沃土兴业美梦圆

三月,乐平宏柏新材二期项目建设现场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这个总投资高达20亿元的项目,正是景德镇市台协会长、江西宏柏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纪金树在江西发展信心满满的有力证明。纪金树感慨地说:“我的儿子已经来到乐平市接班,我的长孙也在乐平出生,我们祖孙三代要扎根江西,接续打造‘百年宏柏’。”

1964年,纪金树出生于台湾台中。或许是因为血脉中流淌着对故乡的眷恋,祖籍福建的他,自幼便热衷于听父母讲述故乡的山水、一草一木。成年后,纪金树心中始终怀揣着一个梦想,那就是回到祖国大陆,回到祖先生活过的地方,寻找自己的“根本”和人生价值。

1992年,纪金树和几位志同道合的台湾青年一同来到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省东莞市,投身化工行业,开始积累发展的力量。2005年,在江西省、景德镇市和乐平市台办的积极推介和招引下,江西宏柏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落户乐平,纪金树也从此与乐平结下了深厚的缘分。

依托乐平医药化工产业的优势,纪金树坚持以科技为引领,建立了院士工作站及硅基材料研究所等产学研孵化平台,深耕化工领域,走出了一条特色兴企之路,不断将企业做大做强。在江西省各级党委、政府的悉心扶持下,经过多年的发展,江西宏柏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含硫硅烷偶联剂产品连续多年畅销市场,公司被工业和信息化部评为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成功挂牌上市。纪金树本人也成为“赣鄱英才555工程”第三批人选。

多年来,纪金树心系江西,始终不忘回馈社会。公司优先录用乐平籍劳动力,在现有的1500余名职工中,超过1100人是乐平本地人。同时,他还带领公司员工积极参与当地的捐资助学、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等活动,先后捐赠资金400余万元,受益群众达800多人次。

“世上没有轻而易举的成功,我至今仍清晰记得,在公司上市、项目扩建等企业发展的每一个关键时期,江西省台办等单位部门的领导给予我们的关心和帮助,陪伴我们一起成长的情景。”纪金树动情地说,“江西是一块投资兴业的沃土,是我的第二故乡,也是我圆梦的地方,我将尽己所能回报这份恩情。”

同绘共富新长卷

走进景德镇龙艺陶瓷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只见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灌浆、打样、描金、贴花等工作,整个陶瓷酒器生产现场繁忙而有序。公司总经理林祺龙兴奋地说:“公司今年的发展势头远比往年好,开年手里就有五六百万元的订单要赶着完成,农历正月十二就全面开工了。”

陶瓷酒器产业是目前景德镇市正在大力打造的又一陶瓷细分赛道。在龙艺陶瓷产品陈列室内,林祺龙设计的艺术陶瓷酒器和工艺品琳琅满目,造型各异。作为一名来自台湾的资深陶瓷手艺人,从事陶瓷行业40多年的林祺龙在回顾自己的创业之路时,对在景德镇的事业发展充满了信心。

景德镇作为“千年瓷都”,一直是林祺龙心中向往的圣地。2005年,因工作需要,原本在海畅集团负责研发工作的林祺龙,来到景德镇海畅法蓝瓷有限公司担任总经理。在景德镇工作期间,当地深厚的陶瓷文化底蕴、完整的供应链以及完善的配套设施,让林祺龙萌生了自己创业的想法。2011年,林祺龙辞去总经理职务,开启了创业之旅,先后在浮梁县创办棋龙瓷厂、龙艺陶瓷有限公司,专注于设计生产高端艺术陶瓷酒器和工艺品。

万事开头难。创业初期,林祺龙的团队仅有7个人,而且面临着“三无困境”——无资源、无订单、无客户。就在他举步维艰之时,当地政府特别是省市台办给予了他大力支持,为他提供政策咨询、资源对接等一系列服务,让他吃下了一颗干事创业的“定心丸”。经过十几年的稳步发展,如今,林祺龙的团队已发展到70个人,公司年产值从70万元增长到2000万元。

“在景德镇创业的这些年,我深刻感受到两岸文化的共通与互补性。在这里,我既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也看到了未来的无限可能。”林祺龙说,“目前,我最大的心愿是好好把企业发展下去,让公司员工家庭幸福,生活美满,工作乐在其中。”

此心安处是吾乡

“这个‘柏采窑’底款的书写,一定要简洁明快……”记者来到景德镇市柏采窑陶瓷有限公司时,公司创始人何柏辉正在认真指导员工书写瓷器底款。何柏辉与景德镇的故事,要从他创立“柏采窑”品牌说起。

1973年出生的何柏辉,因对陶瓷艺术的热爱,从台湾东海大学美术系毕业后,从事陶艺创作长达十余年。凭借着刻苦钻研和对陶艺与生俱来的悟性,何柏辉在台湾陶艺界崭露头角,颇具名气。

2007年,何柏辉怀着“朝圣”的心态来到景德镇。后来,在当地朋友的推介和帮助下,他在当时人气相对冷清的新都民营陶瓷园,租下了一间面积约100平方米的工作间,开始尝试生产销售瓷器。

随着生意逐渐有了起色,2009年,何柏辉注册了“柏采窑”品牌,并在新都民营陶瓷园承租了2000多平方米的厂房,专门生产茶具、咖啡具和手工摆件。生意越做越大后,2018年,何柏辉又注册成立景德镇市柏采窑陶瓷有限公司,同时在景德镇市昌南新区邑山智造工坊承租了4000多平方米的厂房,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如今,公司在当地拥有7家连锁店铺,年营业收入突破1000万元,发展步入了快车道。

“江西的营商环境非常好,一路走来,我们公司的成长壮大,离不开省市台办的用心扶持。”何柏辉告诉记者,省市台办不仅经常主动为公司对接各种资源,还积极组织他们参加台博会等各类活动。何柏辉举例说,2024年11月,乒乓球奥运冠军马龙随大陆高校师生赴台访问团抵台交流参访期间,何柏辉的家人为马龙送上了一只产自景德镇的“柏采四代粉青龙杯”作为伴手礼,省台办领导获悉此事后,立即安排专人联系采写稿件,并在省台办的公众号“赣台荟”第一时间推出,引起多家重量级媒体跟进报道,让公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两岸一家亲,赣台一家人。在江西,我买了房、娶了妻,有了事业和无数的朋友。”何柏辉说,“我会常怀感恩之心,为景德镇的陶瓷产业发展和两岸文化交流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文通过纪金树、林祺龙、何柏辉三位台商在江西的创业故事,展现了江西良好的创业环境和对台商的支持,体现了台商在江西扎根发展、实现梦想的过程,以及两岸同胞携手共进、共创繁荣的美好景象,彰显了“两岸一家亲”的深厚情谊。

原创文章,作者:宫古千凡,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3497.html

(0)
宫古千凡宫古千凡
上一篇 2025年3月22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2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