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理工大学花溪校区开展的“一日炊事员”体验活动,介绍了活动的主题、学生参与情况,阐述了学校自2023年以来持续开展该系列实践活动的情况,包括活动的规范、学生的收获,以及学校劳动教育的理念和未来规划,还提到了学校将劳动教育拓展至农耕领域的举措。
3月24日,重庆理工大学花溪校区呈现出一派热闹非凡的景象。一场别开生面、以“咬春赏趣,情韵糕香”为主题的“一日炊事员”体验活动在这里火热开展。
瞧,30余名学生化身“炊事员”,他们认真地穿上围裙、戴上厨师帽,瞬间有了专业厨师的模样。在食堂的操作台前,他们专注地进行着一揉一捏、一蒸一煮的动作。每一个步骤都饱含着对传统文化的敬畏,在这看似简单的烹饪过程中,他们深切地感受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也在锻炼着自己的动手实操能力。
画面中,“炊事员”们正在全神贯注地进行食材切配,他们的眼神专注而坚定。(图片由重庆理工大学供图)
据了解,自2023年起,重庆理工大学就以食堂为重要依托,持续开展“一日炊事员”系列实践活动。学校巧妙地将劳动教育融入传统节日文化以及全流程烹饪体验之中,精心打造出了一个独具特色的育人平台。截至目前,已经成功举办了十余场主题鲜明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像“情暖冬至,厨韵飘香”“秋光初现,味蕾启航”“粽叶飘香端午情,趣耍龙舟庆端阳”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了近千名学生积极参与体验。
在系列活动中,学生们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上岗”的。他们需要先通过严格的健康审核与专业的食品安全培训。在活动过程中,他们必须严格遵循食材验收、加工、留样等一系列规范。例如在烹饪环节,学生们需要以团队协作的方式完成菜品制作。制作完成后,他们还要在售卖窗口直面师生的反馈。当看到师生们满意地品尝着自己制作的美食时,他们能切身感受到劳动成果的价值。一名“炊事员”深有感触地表示,通过这次活动,他们深刻体会到了食堂工作的严谨与辛劳,也更加懂得珍惜粮食、尊重劳动。
基建后勤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劳动教育在“五育融合”中扮演着关键纽带的角色。重庆理工大学始终坚持“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的劳动教育理念。学校通过打造食育实践基地,将食育与劳动教育完美融合。以食堂和农场为重要载体,让学生们在传统节日中深刻感悟文化根脉,在跨学科实践中充分激活创新思维,在“生产 – 加工 – 服务”全链条中逐步培育责任担当。未来,学校还将持续拓展劳动育人场景,致力于让“尊重劳动、热爱劳动”成为每一位重理工学子的精神基因。
在饮食文化节现场,一名学生正专注地制作着锦鲤造型的面食,那灵动的模样仿佛即将跃出面团。(图片由重庆理工大学供图)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重庆理工大学花溪校区“士继书香农场”的建成,学校将劳动教育的范围从食堂的烹饪实践进一步延伸至农耕领域。构建了“课堂理论 + 技能培训 + 经营实践”的立体化育人链条。学校通过“第二课堂”不断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依托农场与食堂实践基地推动劳动教育从“技能体验”向“价值内化”进阶。未来,学校还计划拓展蔬果义卖、厨艺竞赛等场景,以进一步深化“五育融合”的实效。
本文介绍了重庆理工大学开展的“一日炊事员”体验活动,该活动将劳动教育与传统文化、食育相结合,通过系列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劳动价值、提升劳动素养。学校还将劳动教育拓展至农耕领域,构建立体化育人链条,未来将持续拓展劳动育人场景,深化“五育融合”实效。
原创文章,作者:宫古千凡,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6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