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上副行长武剑的发言展开,介绍了2024年中国银行不良新生成情况,包括对公和个人业务方面的表现,同时提及2025年银行面临的风险管控压力,最后给出了2024年末中国银行的部分关键财务指标。
在3月26日举行的中国银行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上,中国银行副行长武剑透露了一系列关于银行不良资产的重要信息。2024年,中国银行整体不良新生成情况维持在大体稳定的状态。其中,境外新发生不良呈现出下降的良好态势,不过境内部分重点领域却面临着一定的压力。
从对公业务角度来看,房地产行业依旧是境内新发生不良的首要行业。但值得欣慰的是,该行业的风险已经逐步得到释放,与去年同期相比,不良发生情况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而在个人业务方面,个人经营贷和按揭贷款新发生不良在2024年出现了同比增加的情况,这使得银行在个人业务资产质量方面目前仍然承受着不小的压力。受这些业务风险上升因素的影响,中国银行的关注类贷款和逾期贷款数量有所增多。
武剑还对2025年中国银行面临的形势进行了分析。他指出,2025年外部环境将变得更加复杂和严峻,市场的有效需求依然表现不足。在此背景下,中国银行的风险管控压力预计主要来源于房地产市场、个人按揭和经营贷款,以及境外资产管控等方面。
具体而言,当前房地产市场正处于深度调整期。不过,随着国家一系列一揽子增量政策的出台并逐步落地转化,房地产市场有望初步实现止跌回稳。基于此,预计中国银行开发贷款的资产质量压力有望延续2024年的边际改善趋势。然而,由于房地产市场的持续调整,再加上就业市场存在的结构性矛盾,中国银行的个人按揭和经营贷款的资产质量预计将持续面临压力。
根据中国银行2024年年度报告披露的信息,截至2024年末,中国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1.25%,相较于上年末下降了0.02个百分点;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率为4.94%,较上年末下降了0.57个百分点;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达到200.6%,较上年末上升了8.94个百分点。
本文围绕中国银行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展开,阐述了2024年银行不良新生成情况,包括对公业务中房地产行业不良风险逐步出清,个人业务中个人经营贷和按揭贷款不良增加。同时,对2025年银行面临的风险管控压力进行了分析,主要集中在房地产市场、个人贷款和境外资产管控。最后给出了2024年末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率和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等关键指标。整体反映了中国银行在资产质量和风险管控方面的现状与挑战。
原创文章,作者:半荷mio,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6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