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极大望远镜启动数小时内或探测到外星生命迹象

海外媒体报道,华盛顿大学天体生物学家相关研究模拟显示欧洲极大望远镜(ELT)启动后数小时内可能探测到外星生命迹象。文章介绍了ELT的特点、计划启用时间和研究聚焦点,还阐述了研究模拟过程、其相比现有技术的优势,以及即便未发现生命迹象也能为行星演化研究提供数据。

据海外媒体最新消息,有一项研究模拟结果令人振奋:欧洲极大望远镜(ELT)在启动之后,或许只需短短数小时,就能够探测到外星生命存在的迹象。这一具有开创性的研究成果,是由华盛顿大学的天体生物学家维多利亚·梅多斯(Victoria Meadows)和她的研究生迈尔斯·柯里(Miles Currie)共同提出的,相关论文已经在预印本平台arXiv上发布。

欧洲极大望远镜启动数小时内或探测到外星生命迹象

欧洲极大望远镜ELT堪称甚大望远镜(VLT)的“巨型继任者”。它的主镜阵列非常巨大,宽度达到了39米。如此庞大的规模使得它具备超强的聚光能力,是当前最大单镜望远镜聚光能力的14倍。而且,其图像清晰度也相当惊人,预计比哈勃太空望远镜还要提升16倍。按照计划,这一强大的望远镜将于2028年正式启用,其主要目标是通过对早期恒星、星系以及暗物质等进行观测,从而揭示宇宙的演化历史。而这次的研究,重点关注的是它在探测外星生命方面所具有的潜力。

梅多斯和柯里利用计算机模型对ELT的观测能力进行了模拟,特别着重分析了它对宜居性标记和生物特征的捕捉效率。他们选择了距离地球仅有4.24光年的比邻星及其行星系统作为研究对象。经过模拟发现,如果比邻星b(目前已知唯一绕该恒星运行的行星)在大小和质量上与地球相似,那么ELT只需要10个小时,就可以从它的大气层和表面检测到生命存在的迹象。要是比邻星b属于亚海王星类型(这种可能性大约为10%),那么ELT仅仅需要1个小时,就能够通过分析行星光谱找到关键线索。

这样的探测效率远远超过了现有的观测技术。目前,对系外行星大气进行分析,通常需要花费数周甚至数月的时间,而且还受到望远镜灵敏度的限制。而ELT凭借其超强的聚光能力和高分辨率光谱仪,能够快速识别像氧气、甲烷等生物特征气体,或者地表植被反射的独特光谱信号。

欧洲极大望远镜启动数小时内或探测到外星生命迹象

即使目标行星最终没有显示出生命迹象,ELT也不会“无功而返”。它可以通过对行星的大气成分、地质活动以及气候模式等进行观测,为行星演化研究提供具有突破性的数据。

文章围绕欧洲极大望远镜(ELT)展开,介绍了其相关研究模拟显示启动后数小时可能探测到外星生命迹象,阐述了ELT的强大性能、研究模拟过程及相比现有技术的高效优势,还指出其即便未发现生命迹象也能在行星演化研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原创文章,作者:小耀,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6238.html

(0)
小耀小耀
上一篇 2025年3月27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7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