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论坛热议:AI应用与治理如何平衡前行? 从博鳌看AI:发展的潜力与治理的挑战

本文聚焦于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中关于AI的两个分论坛,深入探讨了AI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影响、风险,以及AI治理的相关问题,多位与会嘉宾从不同角度分享了观点。

在3月26日举办的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中,“AI:如何做到应用与治理的平衡推进”分论坛吸引了众多目光。早在论坛开始前,会场入口处便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会场内更是座无虚席,人气爆棚。

在这个备受瞩目的论坛上,与会嘉宾们围绕多个关键话题展开了热烈的探讨。其中包括如何全面且科学地评估人工智能给人类带来的潜在影响和风险,以及AI的全球治理应该由哪些机构来参与等。

博鳌论坛热议:AI应用与治理如何平衡前行? 从博鳌看AI:发展的潜力与治理的挑战

同日,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还举行了“在AI应用中塑造核心竞争力”分论坛。

AI的快速发展与风险并行

随着AI的飞速发展,其安全性成为了人们广泛关注的焦点。清华大学讲席教授、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亚勤指出,在过去一年里,AI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特别是DeepSeek的出现,带来了极具震撼性的创新。AI的发展趋势呈现出从监督学习走向推理、从信息智能走向物理智能和生物智能的特点。以无人驾驶技术为例,百度在武汉的萝卜快跑项目,充分展示了AI在具身智能领域的巨大潜力。

然而,在风险评估方面,张亚勤强调,虽然AI技术的进步令人振奋,但它所带来的风险也在显著增加。尤其是智能体技术的不可控性,使得安全治理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联合国人工智能高层顾问机构专家曾毅则表示,AI的发展与安全治理并非相互制约的关系。“我们有新的研究证明,提升AI模型的安全能力对问题求解能力的影响微乎其微,这说明安全与发展可以并行不悖。”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国务院原副秘书长江小涓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AI的影响。她认为,AI的发展无疑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但关键问题在于其成果能否得到公平的分享。同时,江小涓指出,目前AI治理的进展有限,现有的原则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难以落地实施。她强调,需要将问题具体化,AI的治理要关注生产力提升与财富分配的公平性,并且要强调市场机制在解决AI治理问题中的作用,尤其是通过市场竞争来促进技术的合理应用。

AI治理离不开全球合作

芬兰前总理埃斯科·阿霍从历史和技术发展的角度出发,提出需要通过国际合作和标准制定来实现AI的均衡发展。

以色列民主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以色列开放大学董事会成员特希拉·施瓦茨·阿尔特舒勒强调,不同国家和地区对AI的监管路径存在差异,例如欧盟、美国和中国都有各自的监管框架。她认为,AI治理需要考虑各国的国情和挑战,建立多样化的治理方案,同时还需要国际间的沟通和谈判机制。

VIVO首席安全官鲁京辉提出,AI治理需要形成共识,但仅靠共识是不够的,还需要考虑地缘政治等因素。他强调企业需要一种动态、敏捷的治理模式来平衡发展与安全。

埃斯科·阿霍还认为,AI治理需要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包括企业、政府和科学家,共同形成专家组或委员会。

此外,多位嘉宾提到了联合国在AI治理中的潜在作用。曾毅建议,应发挥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核心作用,通过全球合作来推动AI技术的公平应用。

本文围绕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中关于AI的分论坛,阐述了AI快速发展带来的潜力与风险,如AI在具身智能领域的发展以及智能体技术不可控的风险等。同时强调了AI治理的重要性,指出当前治理进展有限,需要多方参与和全球合作,考虑各国国情、市场机制和地缘政治等因素,以实现AI应用与治理的平衡推进。

原创文章,作者:宫古千凡,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6567.html

(0)
宫古千凡宫古千凡
上一篇 2025年3月27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7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