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内异症日:复旦妇产科医院开启内异症保育“绿色通道”

本文聚焦于被称为“不死的癌症”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介绍了其对全球约2亿女性带来的危害,如疼痛和影响生育功能等。同时报道了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针对内异症的一系列举措,包括启动E大夫内异症生育力评估室,以及专家对不同情况患者的治疗建议和生育后管理的重要性等,还提及该院在内异症诊治方面的特色模式和取得的成果。

世界内异症日:复旦妇产科医院开启内异症保育“绿色通道”

世界内异症日:复旦妇产科医院开启内异症保育“绿色通道”

在妇科疾病的范畴里,子宫内膜异位症(以下简称“内异症”)有着“不死的癌症”这一令人闻之色变的称号。全球范围内,大约有2亿女性正在遭受着它的折磨。这种疾病不仅会让患者承受难以忍受的疼痛,还会对她们的生育功能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许多女性因此陷入了身心的双重困境。

每年3月的第四个周六是世界子宫内膜异位症日,而整个3月则被定为“国际内异症认知月”。记者从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了解到,该院副院长顾蔚蓉带领专家团队正式启动了E大夫内异症生育力评估室。这个评估室通过开展生育力评估、为患者进行个体化建档,并开通绿色转诊通道,实现了“筛查 – 评估 – 干预”的全流程管理,成功打通了内异症保育功能的“最后一公里”,为众多受内异症困扰的女性带来了新的希望。

内异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妇科疾病。虽然它的病灶在病理上属于良性,但却具有一些类似恶性肿瘤的特征,比如侵袭性生长、会累及多个器官,而且容易复发。这些特点常常导致患者出现痛经、不孕以及盆腔功能障碍等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于那些被诊断为内异症合并不孕的育龄期女性,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普通妇科主任易晓芳教授表示,平衡生育机会与手术时机是非常关键的。易晓芳教授解释道:“对于病变较轻且卵巢储备功能还可以的内异症患者,通过充分的评估后,可以在严密的监控下尝试自然受孕。”而对于中重度内异症患者,是先进行手术清除内异症病灶,还是先采取积极的助孕策略,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最终目标是抓住妊娠的“黄金时期”,提高受孕的几率。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生殖内分泌科主任金丽强调,内异症病变的轻重程度必须由专业医生进行检查评估才能确定,患者不能仅仅依据自身的感觉来自行判断。对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医生还会对夫妻双方的生育能力进行全面评估。金丽主任指出:“医疗决策的差别往往就体现在每一个瞬间,患者听到的一句‘建议试管’,其实背后蕴含着医生对患者病情、生育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考量。”

值得特别关注的是,专家们发出了对“生育后管理盲区”的警示。对于内异症患者来说,生育并不意味着挑战的结束。易晓芳教授解释说,内异症是一种“慢性病”,虽然怀孕可以使患者的病情暂时得到控制,但并不能实现根治。患者生育后,只要体内还有雌激素分泌和正常的月经周期,异位的子宫内膜就有可能再次活跃起来,导致病情复发。

“因此,育龄期的内异症患者生育后,长期管理是治疗的基本方针。”易晓芳教授介绍,长期管理的目标不仅仅是减轻和消除患者的疼痛、促进和保护生育能力,更重要的是降低和减少病情的复发,警惕并早期发现恶变的迹象,从而全面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早在2015年,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就在国内率先建立了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学科综合诊治模式。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已经形成了内异症专病门诊、内异症专家门诊、内异症多学科门诊并行的模式,实现了专病门诊常规化、专家门诊精品化、多学科讨论综合化的特色,为患者提供了更加全面、专业的诊疗服务。

顾蔚蓉副院长介绍,近年来,围绕内异症的认知体系、诊疗决策体系、随访管理体系,医院积极践行多学科诊疗和长期管理的治疗理念,形成了内异症合理精细诊疗和生育力保护的临床策略。针对反复生殖失败的深部内异症患者、多器官受累的深部内异症患者等,医院制定了“个体化”精准治疗方案。“团队通过开展高难度跨学科手术,采用多元化的合作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目前,内异症术后复发率已经降低至12.5%,有生育需求的盆腔内异症患者术后5年的累积妊娠率超过60%,其中约60%的患者可以自然受孕。”

本文围绕子宫内膜异位症展开,详细阐述了该疾病对全球众多女性的危害,介绍了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在应对内异症方面的积极举措,包括生育力评估室的启动、多学科综合诊治模式的建立等。同时,专家强调了不同情况患者的治疗策略以及生育后管理的重要性。医院通过一系列努力取得了降低复发率和提高妊娠率的良好成果,为内异症患者带来了希望。

原创文章,作者:小耀,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6958.html

(0)
小耀小耀
上一篇 2025年3月28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8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