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景区如何吸引游客关注展开,介绍了景区在策划思路和营销方式上的不断创新。通过龙庆峡、北帝山等景区的案例,阐述了景区从线下到线上宣传的转变,以及鼓励游客成为二次创作者等新的发展思路。
在这春意盎然的美好时节,人们内心那股踏青出游的渴望如同被春风撩拨,愈发强烈。大家纷纷点开手机,通过一段段评论、一张张美图、一条条视频来精心做着“攻略”。那么,究竟是什么左右了人们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呢?在如今信息如“粉尘”般繁杂的时代,各个景区都在使出浑身解数,竞相吸引人们的关注。这背后,凝聚着众多景区“操盘手”们在策划思路和营销方式上不断更新迭代、激烈竞争的深入思考。
被网友疯狂进行二次创作的“无语佛”,成为了景区意外“出圈”的典型代表。
引流:花心思只为“被看见”
最近,北京延庆的龙庆峡景区正处于闭园状态,不过其破冰作业已接近尾声。在今冬举办的冰灯冰雪嘉年华上,园区精心打造了“黑神话:悟空”巨型冰雕,还与泡泡玛特联名推出了冰迷宫等特色项目。这些创新举措让这个已经举办了39届的老牌冰雪项目再次成为焦点,成功“出圈”。
虽然园区在休整,但景区的“操盘手”们可丝毫没有闲着。龙庆峡风景区副总经理王康辉介绍说,再过不到一个月,漫山遍野的“北京最晚樱花”将迎来最佳观赏期。与之配套的“樱花季”游园项目也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力求在以往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给游客带来全新的体验。
对于王康辉这样的景区“操盘手”们来说,除了那些早已闻名遐迩的核心景点和名山大川,如何让自家景区能够得到人们的关注,始终是一项需要花费大量心思的艰巨任务。
谈到旅游宣传从线下到线上的显著转变,旅游从业者们都不约而同地指向了2015年。那时,微信公号、微博等平台成为了景区宣传营销的主推阵营,各个景区纷纷建设起自己的账号,用于网络宣传。此后,宣传阵地又逐步转向了抖音、小红书等新兴平台。王康辉回忆道,2022年初,在龙庆峡冰灯冰雪嘉年华前夕,景区大胆尝试了抖音直播带货销售门票的方式。“当时其他景区还没有做过这样的尝试,我们算是首例,没想到效果非常好。”
知名文旅行业专家、瓦尔基里(重庆)文旅公司创始人李翼,在景区发展中扮演着与景区合作谋划的重要角色。过去十余年间,他的团队曾操盘运营多个全国A级文旅项目。在他创建的公众号“文旅思维”中,收录了一个帮助位于广西平南县的北帝山旅游区“打开局面”的成功案例。
几年前,北帝山每日的客流量仅有百余人次。夏季玻璃栈道开放后,团队策划了“连续两天转发送门票”的活动,使得公众号的转发量超过了6万。
虽然线下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瞬间带来的游客量并不持久,必须通过“补充内容”来加以稳固。考虑到北帝山“峰秀”“石奇”等特性与湖南张家界有几分相似,团队拍摄发布了不少视频,以“广西版张家界”作为宣传亮点。在没有刻意花钱投流的情况下,效果十分可观,游客量提升超过了十倍。
龙庆峡那如诗如画的山水景观,令人陶醉。
出圈:让游客成为创作者
有时候,景区费尽心思进行营销,而真正“出圈”的内容却可能是无心插柳的结果。“带团20年,去过景德镇很多次,每次路过中国陶瓷博物馆都没什么人。”有导游感慨道,“万万没想到,这届网友会整活,一个表情包就把‘无语佛’带火了!”
因为建筑夜景相似度极高,洪崖洞被网友类比为《千与千寻》中的“现实版油屋”;重庆的一个观景平台,自被发现可以借位拍摄“吞吃”“拿捏”单轨列车的趣味照后,每日都大排长龙……在“旅游人”眼中,这些随机流量事件可遇不可求,但也给景区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思路。李翼认为,景区应该鼓励游客去发现,让游客成为景区的二次创作者,并敏锐捕捉这些“民间智慧”。
由此,为游客提供创作的土壤,已经逐渐成为景区的共识。王康辉以龙庆峡为例介绍说,除了樱花季、冰灯冰雪嘉年华,景区近年来还开始打造“山水音乐季”。作为华北少有的山水景观,龙庆峡有着“北方小漓江”“小三峡”的美誉,既有山的雄壮,又有水的清秀。景区借鉴音乐节的形式,在这如诗如画的山水画卷间因地制宜地举办小而精的音乐演出活动,如今已成为京郊夜游的地标品牌。
“沉浸演绎式”互动,也是一种易于游客创作传播的形式。在李翼眼中,文旅产业已经从1.0阶段的纯观光、2.0阶段的添内容、3.0阶段的数字化,发展到如今4.0阶段的“代角色”。例如当下爆火的武汉“知音号”,在民国风的邮轮空间内,游客可以穿上复古长袍,在不同区域观看演出并与角色互动,身临其境般地感知百年前的武汉旧时光。“人景结合,产生新的化学反应,容易获得更高的流量。”
李翼认为,未来景区的“玩法”可能会向着“平台搭建”的方向演变。“与影视文化公司跨界合作,设置场景;与剧本创作团队合作,打造内容;引入演艺团队,工作人员带着游客参与互动。整个景区形成‘二创’氛围,以差异化产品为游客提供深度参与的土壤,不断坚持,可能就会在某一刻获得爆发。”
本文深入探讨了景区在信息时代吸引游客的策略与发展方向。从龙庆峡、北帝山等景区的营销案例可以看出,景区通过不断创新策划思路和营销方式,从传统的线下宣传到线上多平台推广,再到鼓励游客成为二次创作者,逐步适应旅游市场的变化。未来,景区“玩法”向“平台搭建”演变,有望为游客提供更具深度和差异化的旅游体验,推动景区在竞争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宫古千凡,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7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