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网于3月18日开工建设的大同—怀来—天津南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包括其线路情况、建设意义以及国家电网在此领域的发展成果等内容。
3月18日,来自国家电网的一则重磅消息从北京传出。国家电网正式宣布,备受瞩目的大同—怀来—天津南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于当日正式开工建设。这一工程可是我国“西电东送”战略版图中的全新通道,并且计划在2027年6月就建成投运。
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这条特高压工程的线路情况。它起始于山西大同,宛如一条蜿蜒的巨龙,途经河北的燕山山脉和海河流域,最终稳稳地止于天津滨海新区。新建的双回线路长度达到了770千米。一旦建成,华北地区将新增一条能源“大动脉”,这条“大动脉”贯通了山西、河北能源基地与天津负荷中心。它的出现,将进一步完善华北特高压主网架结构,就像是给华北电网的骨架进行了一次加固升级。它能够满足山西、河北电力送出和天津电网负荷增长需求,就如同为电力的输送和需求之间搭建了一座稳固的桥梁。更重要的是,它能全面提高京津冀电网安全稳定水平和抵御严重故障风险能力,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坚实的电力保障。
国家电网董事长张智刚对这一特高压工程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表示,这一特高压工程具有多方面的重大意义。它将助力电力保供和区域协调发展,就像是一个稳定的后盾,让电力供应更加可靠,区域发展更加协调;它能够服务开发利用新能源,助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推动能源领域朝着更加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它还能创新集成应用新技术,激发投资拉动新动能,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山西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和矿产基地,冀北地区新能源资源丰富。该工程的建设可满足配套煤电和新能源电力可靠送出,就像是为这些能源找到了一条顺畅的出路。它能够推动山西、冀北新能源外送消纳,促进地区优势资源开发与转化,提升华北区域内部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对于促进山西、冀北地区加快开发优质新能源资源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工程建成后,华北区域特高压送电能力将提高至2100万千瓦,这将有效优化华北负荷中心能源供应格局,提高环首都经济圈电力供应能力,让环首都经济圈的发展更有动力。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024年底,国家电网已建成“22交16直”38项特高压工程,形成了全球最大规模的特高压输电网络。这个庞大的网络为保障电力安全可靠供应、促进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坚强支撑,彰显了国家电网在特高压领域的强大实力和卓越成就。
本文围绕大同—怀来—天津南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的开工建设展开,介绍了其线路走向、建设意义,强调了该工程对京津冀协同发展、能源转型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提及国家电网在特高压领域已取得的成果,展现了国家电网在保障电力供应和推动能源发展方面的积极贡献。
原创文章,作者:小耀,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