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清明时节各地开展的祭英烈活动展开,阐述了英雄烈士的重要意义,介绍了国家对英烈的保护举措,强调传承英烈精神要讲好英烈故事,还通过具体事例说明继承英烈遗志的重要性,最后呼吁人们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攻克前进道路上的难关。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英雄的气概与精神,跨越千秋万载,至今仍令人心生敬畏。
在3月21日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四川大学、成都大学附属中学等5所学校的师生代表齐聚成都市烈士陵园,庄重地举行了“清明祭英烈”活动。活动现场,全国模范退役军人、抗美援朝老战士涂伯毅进行了深情宣讲,他的话语中满含着对英雄烈士的崇高崇敬与深切缅怀,仿佛将大家带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让师生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英烈们的伟大与奉献。
随着清明佳节的临近,全国各地都纷纷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人们怀着崇敬之心瞻仰纪念碑,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祭扫烈士墓;专业的宣讲员们声情并茂地讲述着英烈们的光辉事迹,让更多人了解到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相关部门还组织人员走访慰问先烈遗属,送去温暖与关怀。这些活动不仅是对先烈的致敬与缅怀,更是为了传承红色基因,让英烈们的精神在新时代得以延续,激励着我们不断汲取前行的力量。
英雄烈士是民族的脊梁、时代的先锋。自近代以来,无数先烈为了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约有2000万名烈士英勇牺牲。他们怀揣着坚定的信仰,矢志不渝地为了理想而奋斗,前赴后继,毫不退缩。他们以炽热的信仰信念和炽烈的家国情怀,书写了一部感天动地的伟大史诗,谱写了一曲气吞山河的英雄壮歌。他们的事迹和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敬仰。
“饮水思源,永志不忘。”我们永远不能忘记那些为国家、为民族、为和平付出宝贵生命的英雄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他们的牺牲和奉献都将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英勇付出,我们才能享受到今天的和平与安宁。我们应当怀着感恩之心,传承和弘扬他们的精神,让他们的故事代代相传。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英雄烈士的保护工作,将英雄烈士保护纳入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体系,出台了英雄烈士保护法,民法典也设置了保护英雄烈士的专门条款,从法律层面为英烈保护提供了坚实保障。同时,国家还按照相关规定,在教育、就业、养老、住房、医疗等方面积极为英雄烈士遗属提供优待,让他们感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关爱。此外,我国已经连续11年共迎回了981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让英雄们魂归故里。这些举措的深入实施,使得全社会“崇尚英烈、缅怀英烈、学习英烈、捍卫英烈、关爱烈属”的氛围愈发浓厚,让英烈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传承英烈精神,讲好英烈故事是关键。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的枪林弹雨中,还是在和平时期的各种挑战面前,总有英雄挺身而出,他们在关键时刻毫不畏惧,以生命赴使命,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担当。近年来,各地各部门充分利用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纪念设施、革命旧址等丰富的红色资源,积极开展对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的宣传教育活动。例如,平津战役纪念馆根据各种线索,坚持不懈地寻找平津战役亲历者和英烈后人,努力挖掘更多鲜为人知的英烈事迹,整理出了近百个红色文物故事。同时,该纪念馆还注重在文物利用、展示、活化、传承上下功夫,举办了多个精品展览。一件件珍贵的红色文物,一个个感人至深的英雄故事,一段段令人动容的感人事迹,生动地讲述着血与火的战斗历程。通过这些活动,人们在缅怀中传递真情,在重温中唤醒记忆,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英雄烈士们的理想和信念从何而来,也更加坚定了传承英烈精神的决心。
精神生生不息,事业薪火相传。最好的缅怀,就是继承英烈遗志。2020年6月,新疆军区某边防团战士肖思远在边境斗争中英勇战斗、壮烈牺牲。他的英勇事迹令人动容,他用生命捍卫了祖国的领土和尊严。两年后,肖思远的弟弟肖荣基怀着对哥哥的崇敬和对祖国的热爱,毅然参军入伍,来到“杨根思连”,担起了哥哥曾担负的使命。他始终铭记杨根思老连长“三个不相信”的英雄宣言和肖思远说的“我们就是祖国的界碑”的深情告白。在部队里,肖荣基严格要求自己,刻苦训练,表现出色、成绩突出,荣立三等功。他说:“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我始终感到,自己迈出的每一步都无比坚定且有意义。”肖荣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英烈遗志的继承和发扬,他的故事激励着更多人传承英烈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每一次对英烈的致敬,都是一次精神洗礼。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难免会遇到像“娄山关”“腊子口”这样的艰难险阻。但我们要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增强志气、骨气、底气,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我们要以英烈为榜样,勇往直前,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险阻,书写新的更加辉煌的篇章。
本文通过讲述清明祭英烈活动、强调英烈重要意义、介绍国家保护举措、阐述传承英烈精神的方式以及列举继承英烈遗志的事例,呼吁人们在新时代传承和发扬英烈精神,以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面对困难,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贡献力量。
原创文章,作者:小耀,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8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