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AI医疗展开,国际核能院院士张勤在医疗行业数据大会上指出当前AI诊病模型缺乏统一监管标准,应加以规范,并给出相关建议,同时介绍了DUCG智能医疗云平台在辅助基层诊疗方面的作用和应用情况。
北京,3月30日消息(记者:张静 梁小燕)在医疗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AI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但其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国际核能院院士、中国科协原副主席张勤,日前在2025CMDC第十五届中国医疗行业数据大会暨前沿医疗科技创新大会上明确指出:“当前AI诊病模型众多,然而却缺乏统一的监管标准。”医疗领域关乎人命安危,绝非小事,绝不能对其发展放任不管,而应进行规范引导。张勤强调,“AI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必须遵循可审核、可监督、可追溯、可信赖的原则”。
针对AI医疗存在的问题,张勤提出了具体的建议。他认为,AI医疗应从原理上具备可解释性,能够进行溯源纠错,不存在幻觉和泛化等问题。并且,其应用不能仅仅停留在数据可靠性层面和测试集跑分层面,必须经过第三方三甲医院的独立测试认可,这样才能确保其在医疗实践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事实上,国家相关部门已经关注到了人工智能在卫生健康行业的应用。去年1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共同研究制定了《卫生健康行业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参考指引》。该指引详细列出了卫生健康行业的84种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涵盖了从辅助诊断、辅助决策到辅助治疗、辅助规划等多个方面,着重强调了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辅助”定位。
在本次大会上,张勤还介绍了一款颇具潜力的智能医疗平台——DUCG智能医疗云平台(下称,DUCG)。这是基于因果关系(人类专家对现实世界的理解)构建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理论体系。它能够辅助基层全科医生显著提升“基层首诊”的正确率,为完善“分级诊疗”制度提供有力的支持。
据了解,DUCG具备强大的推荐检测功能。它可以根据患者的主诉症状,智能推荐需要进行的各种问诊和医学检查。通过上下级医疗机构的联动,引导基层医生精准获取诊病信息,从而实现精准诊断和治疗。目前,该系统已经覆盖了80个主诉症状、1500多种疾病,并且在山东青岛、济南、北京海淀、重庆忠县等地的基层医疗机构落地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本文围绕AI医疗展开论述,国际核能院院士张勤指出当前AI诊病模型缺乏统一监管标准,强调其应用需遵循相关原则并给出建议。国家也出台了相关指引明确人工智能的“辅助”定位。同时,介绍了DUCG智能医疗云平台在辅助基层诊疗方面的功能和应用情况,显示出其对完善分级诊疗制度的积极作用。
原创文章,作者:行云乐易,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8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