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成本攻坚: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迈向新高度

本文聚焦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这一关键问题,通过实际案例展现了当前物流行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各地的探索实践,强调了降低物流成本对推动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重要意义。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我国拥有超大规模且极具增长潜力的市场,这是发展的巨大优势,也是应对变局的坚实依托。自3月29日起,《焦点访谈》推出系列节目《破壁垒 疏堵点 强信心》,着重关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过程里出现的难点堵点。

物流,犹如实体经济的“经络”,它连接着生产与消费,关系着民生与发展。近年来,我国为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出台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改革举措。“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实施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的专项行动”更是被列为今年十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之一。那么,各地如何围绕进一步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打通堵点,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向纵深发展呢?

物流成本攻坚: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迈向新高度

在凌晨时分,河北廊坊一个占地3.7万平方米的物流中转场,迎来了一天中最为忙碌的时刻。分拨中心内,上层用作仓储,下层用于中转。每小时大约有5万件包裹经过自动化系统的精准分拣后,被运往装车区域,随后由一辆辆大货车送往全国40多个地区。

2024年,我国快递业务量突破了1700亿件,预计今年将增长至1900亿件。在物畅其流的背后,是对成本和效率的极致考验。

物流成本贯穿于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是影响经济运行效率的关键因素。作为制造业大国,我国制造业物流总额占社会物流总额的比重接近90%。同时,我国拥有14亿人口,是一个超大规模市场。持续推动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减少不必要的物流环节和成本支出,能够有力增强制造业发展动能,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进而推动我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商务部研究院现代供应链研究所所长林梦表示:“降低物流成本对统一大市场的建设有明显的支撑作用。例如,物流效率的提升弱化了地理距离对市场的分割,有助于加速形成一个统一市场。通过构建统一大市场,消除跨区域的制度性障碍,统一相关规则标准,也有助于降低物流制度性交易成本,提高物流的衔接运作效率。”

物流成本攻坚: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迈向新高度

作为我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关键一环,近年来,我国社会物流成本水平总体呈下降态势。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由2012年的18%降至2024年的14.1%,这意味着每创造100元GDP所支出的物流费用,从18元降至14.1元。不过,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仍然较高。

林梦指出:“全社会物流成本是一个宏观概念,它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产业和资源布局、物流基础设施条件、物流集约化现代化水平等。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普遍只有7%,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有比较大的提升空间。”

物流成本攻坚: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迈向新高度

一家总部位于黑龙江伊春的白桦树汁生产企业,去年经过多方考察,将成品的物流中转仓库设在了河北廊坊。依托当地发达的物流基础设施和服务,其多数商品基本能实现当天下单、次日送达。目前,企业从生产到流通销售环节全部采用公路运输。若要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则需要利用更多的交通方式。

北京嘉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运营总监李蕾称:“在工厂所在地伊春,铁路货运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我们有需求从伊春直接通过铁路运输到廊坊,然后再进行短驳,这样成本会大幅降低。我们不仅考虑铁路运输,如果加工厂往南迁移,比如到广州,可能还会考虑海运,从东北的港口出发,坐船运输。如果公铁路联运可行,至少能降低20%到30%的运输成本。”

物流成本攻坚: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迈向新高度

该企业面临的问题在我国生产型企业中具有代表性。从运输方式来看,公路运输成本最高,却承担了我国物流市场七成以上的运力,而成本相对低廉的铁路和水路的运力却未得到充分释放。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加快发展多式联运,是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的重要手段。

地处鲁西南腹地的曹县,外贸企业众多,从罐头食品到家具工艺品,都需通过青岛港装船销往海外。曹县与青岛港相距500多公里,如何以最快最经济的方式将货物运输到港口装船,既不耽误海外订单交付,又最大程度节约物流成本,是当地每个企业都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几年前,曹县的企业通过传统的公路物流将货物运往青岛港,从找集装箱到找车,再到运货,每个物流环节都面临着各种难以预料的因素,不仅价格高昂,而且时效难以保障。

物流成本攻坚: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迈向新高度

2022年起,曹县的企业决定不再采用单一的公路运输,而是改为多式联运。生产好的沙发在工厂就地装箱后,先由货车运往几公里外的铁路货场,再由火车运往青岛港码头,最后装船出海。这样一来,费用能降低20%,货物到港口的时间也能从原来的40多个小时缩短至不到10个小时。对这些企业来说,“公路 + 铁路 + 海运”的联合运输是最优方式。不过,多种运输方式中转涉及环节众多。企业能够实现公铁海联运,得益于曹县内陆港的设立。所谓内陆港,是具备港口、海关等口岸功能的综合性物流枢纽。

2016年,曹县内陆港设立并逐步开通了五条铁路专线,使多种运输方式的中转接驳成为可能。在曹县内陆港的辐射下,京九铁路、长江航道等物流通道、3个海港、19个陆港都联为一体,不仅有效降低了物流成本,提高了效率,还免去了企业奔波协调的麻烦。

截至目前,山东港口物流集团在全国布局建设了像曹县这样的内陆港51个。然而,要让这些节点真正发挥作用,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构建一个规则和标准统一的市场并非易事。

曹县内陆港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任五朵表示:“公路运输只是司机提箱装货回来,流程相对简单,但我们要面对的环节太多,铁路、港口、船公司、码头、堆场等,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影响整个运输流程。”

物流成本攻坚: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迈向新高度

事实上,在交通物流领域,多式联运并非新鲜事物,但由于其环节多、流程复杂,导致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中转成本偏高,效率低下。山东港口海铁联运中心工作人员的桌上,还留存着几年前的一批货物单据,显示一批货物从内陆地区的工厂到码头需要办理的种种手续。

商务部研究院现代供应链研究所所长林梦指出:“物流直接性的成本这些年来下降幅度较为明显,但不同物流运输方式之间,如铁路、公路、水路在短期接驳转换过程中,如倒箱、换箱,或者在整体效率方面,还需要做很多改进工作。”

从2020年3月起,山东港口物流集团开始对内陆港进行数字化改造升级,并逐步打通铁路、公路、海关等不同部门的信息壁垒。如今,当地企业家门口有许多从青岛港提前运来的集装箱可供使用,企业发一箱货就像打包快递一样方便。在“陆海通”智慧物流多式联运平台上,船舶动态、集装箱信息等一目了然。

物流成本攻坚: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迈向新高度

任五朵从事多式联运服务已有九个年头,找她的客户逐年增多,业务范围从曹县延伸至方圆200多公里。除了为企业节省物流成本,随着数据环节的打通和物流效率的提升,许多业务在线上就可以“一键式办理”,企业的一箱货物凭借一张单子便可通江达海。

在紧邻青岛港码头的一间会议室里,一场围绕海铁联运扩能提升的现场协调会正在进行。2024年青岛港完成海铁联运量254.6万标箱,同比增长15.3%,连续十年位居全国第一。现有的4条服务于海铁联运的铁路线,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急需进一步扩容升级。围绕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各地除了不断完善硬件基础设施建设,还在技术和制度层面进行创新突破,这正成为各地探索实践的主要发力点。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完善流通体制,加快发展物联网,健全一体衔接的流通规则和标准,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今年,我国还将进一步深化运输结构调整,实施优化运输结构攻坚工程,加快推动重点地区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并非简单地降低直接的运输成本,也不是挤压物流企业的合理利润,而是通过调结构、促改革,优化全社会物流资源配置,加强各环节协同衔接,全面提升物流体系运行效率,最终让行业和客户都能从中受益。

本文围绕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展开。通过河北廊坊物流中转场、黑龙江伊春企业、山东曹县企业等实际案例,揭示了我国物流行业现状、存在的运输结构不合理、多式联运衔接难等问题。同时,也展示了各地在降低物流成本方面的探索实践,如曹县内陆港的建设和山东港口物流集团的数字化改造。强调了降低物流成本对推动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重要意义,以及我国将从调结构、促改革等多方面发力,提升物流体系运行效率,让行业和客户受益。

原创文章,作者:行云乐易,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8493.html

(0)
行云乐易行云乐易
上一篇 2025年3月30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30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